召存信,傣族,早年曾擔任勐捧抗日中隊長、勐捧土司、車里宣慰使司議事庭庭長。1950年2月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瀾滄江消滅殘敵,1950年9月赴北京參加國慶觀禮,并把象征封建領主權力的金傘獻給了毛主席,1951年1月1日第一個代表民族上層在民族團結誓詞碑上簽名。195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召存信長期擔任景洪縣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領導職務,為推動西雙版納的改革開放,促進邊疆穩定、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召存信的“四不許”家風
召存信一生可以用“四個一”概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克己奉公;一絲不茍,勤政務實;一心為民,樂在其中。擔任州長近40年,召存信以身作則,從不搞特殊,從未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始終把工作與生活分得清清楚楚。召存信的長子召亞偉中學畢業后,和大家一起下鄉插隊務農。回城后,通過社會招工,到州商業局服務公司當了一名倉庫管理員。1983年,西雙版納州選拔推薦50名青年干部到省委黨校進修學習,召亞偉懇求父親幫他爭取這次上學深造的機會。召存信堅決地說:“我沒有這個權力,由組織部門按程序辦理。”
1971年,召存信唯一的女兒召亞群高中畢業后被分配到理發店當了一名理發員。召亞群想請父親幫忙換一個工作,召存信斬釘截鐵地說:“正因為你是州長的女兒,才更應該和群眾打成一片。”當了3年理發員的召亞群于1974年被推薦上了云南民族學院。1976年大學畢業時,召亞群再次請求父親幫忙分配工作,同樣遭到父親的嚴詞拒絕。后來,經組織部門統一分配,召亞群被分配到景洪縣文化館工作。由于工作表現突出,召亞群被調到州政府辦公室工作。到了新崗位,召亞群到父親辦公室送文件,召存信詫異地問:“你不在文化館上班,跑到州政府來干什么?”
擔任傣族舞劇《孔雀公主》重要角色的兒媳玉塔,因耳膜穿孔喪失聽力,幾次懇求召存信幫忙調動工作,得到的回答都是:“不要因為你是我的孩子,就搞特殊,你的舞蹈跳得那么好,可以研究民族舞蹈藝術,培養新人。”
作為深受百姓愛戴的召存信,時刻銘記著“吃米不忘溝渠,為官不忘百姓”“要愛民千寨,不要愛錢千袋”的傣族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廉潔家訓,堅持不搞特殊,不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為家人樹立了清廉的榜樣。召存信還給家人立下了“不許以他的名義辦私事、不許搞特殊、不許占公家便宜、不許做生意”的“四不許”家訓。這種家風不僅影響了他的子女,也通過他的行為和影響力,逐漸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清廉之風。
清廉在心,浩然在行。召存信始終保持著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深厚感情,以身作則、清正廉潔、無私奉獻,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和愛戴。(劉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