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邪必須扶正,激濁方能揚清。自開展“澄清正名激勵擔當作為”專項行動以來,德宏州紀委監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推進“清廉云南”建設行動方案要求,始終把澄清正名工作作為貫徹“兩個維護”的具體舉措,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細化澄清正名工作標準及流程,多措并舉做實澄清正名“通篇文章”。
用好宣傳擴音器。州紀委監委開展“正確行使信訪舉報權利”宣傳活動,發放《紀檢監察檢舉控告知識宣傳手冊》《紀檢監察信訪舉報為民服務清單》等信訪舉報宣傳材料4000余份,并以漢語和民族語言添加文字注釋,讓廣大群眾了解掌握紀檢監察機關受理信訪舉報的范圍、渠道、方法以及澄清正名打擊誣告陷害等事項;制作“紀檢監察信訪舉報漢語版、景頗語版、傣語版”三語種音頻,與州委宣傳部聯動,利用“德宏邊疆好聲音——農村小喇叭”開展宣傳。借助群眾來訪、“12388”電話舉報、微信公眾號、網站、新聞媒體等平臺,廣泛開展宣傳報道引導好信訪舉報秩序。
提高正名精準度。州、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分別制定印發《“澄清正名激勵擔當作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工作步驟及措施、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為開展好專項行動提供行動指南。建立“周調度、月計劃、季通報”工作機制,召開視頻調度會,有序推進全州澄清正名和查處誣告陷害工作。領導小組對擬開展澄清正名的失實舉報開展聯合審查,對辦結結果、澄清方式、風險等級等進行審核預判,對通過審核的及時開展澄清;針對每一件擬澄清正名的失實舉報,具體分析被反映的問題內容、問題性質、舉報產生的影響、澄清效果的預判等情況,靈活把握澄清正名工作的方式和范圍,制定精準的澄清工作方案和回訪方案,讓每一件澄清正名都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發揮部門聯動效。州紀委監委信訪室和各承辦室、案件管理、案件審理、宣傳等部門形成合力,召開推進會、專題研判會,橫向聯動,開展好州級的澄清正名和打擊誣告陷害工作。州紀委監委信訪室和監督審查室幫助指導五個縣市認真結合實際找準定位,發揮各自優勢,縱向貫通,呈現出各自的“辨識度”。加強與被澄清對象所在單位、組織人事、公安等政法部門的聯動,在組織召開澄清正名會、反饋澄清正名情況、聯合調查誣告陷害行為等工作方面取得支持和配合,形成全方位協同聯動合力。2023年4月以來,州紀委監委積極與信訪局對接梳理查找工作中涉及紀檢監察信訪舉報的監督事項及措施,綜合運用常規檢查、督導檢查、“點穴式”監督相結合的方法,發現職能部門存在問題29個、查處腐敗和作風問題1件、批評教育及處理14人,推動問題整改29個、完善制度17個。
延伸教育影響力。德宏州紀委監委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澄清工作始終,注意聽取澄清對象思想認識及表態,向其講清信訪舉報的相關知識、政策法規依據,引導其放下思想包袱、正確對待群眾監督。同時,提醒澄清對象在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上講清情況和個人認識,以消除誤解、增進團結,自覺接受組織監督。為防止“一澄了之”,州紀委監委對澄清正名對象以及其單位或組織開展暖心回訪。截至目前,共開展澄清正名回訪51人次。
提升全局推動性。德宏州紀委監委將“澄清正名激勵擔當作為”工作與重復舉報治理及委領導接訪下訪包案化解工作統籌考慮、一體推進,將三個工作進行有效比對,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及時澄清正名的同時,也切實推動解決失實檢舉控告背后的群眾合理訴求。同時,結合全州實際對查處誣告陷害黨員干部行為協作配合工作進行了細化,對瑞麗市一件誣告陷害檢舉控告進行了查辦,實現了查處誣告陷害工作的“零突破”。
截至目前,全州共為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85人7個單位組織卸下了被舉報的包袱、解開了受影響的心結,釋放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強烈信號。(韓海林 張東妮 童玻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