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山市緊扣“還‘母親河’一池春水”的任務,從一條河的環境污染問題入手,延伸拓展到區域綜合治理、全面治理,對東河“水資源匱乏、污染超負荷、生態空間不足”三大“病源”進行綜合治理和流域生態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施治,做到尊重自然、科學規劃、綜合治理,打一場全面的、系統的污染防治攻堅戰。現在的東河,水體脫劣,沿岸生態環境發生巨變,初步實現綜合治理目標,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東河流域水污染治理。
自東河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以來,保山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職責,聚焦《保山市東河流域水污染問題整改方案》確定的11項重點任務及時限要求,對東河整治工作開展全鏈條監督,以鐵的紀律保障東河流域整治工作取得“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成效。
“我們緊盯整改全過程,制定《以精準監督助力‘河湖革命’+‘護航東河清波’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了‘河湖革命’工作專班,充分發揮‘室組地’聯動作用,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督網。聯合督查室、東河辦采取‘三方聯動’的方式,通過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突擊檢查等方式精準監督,助推‘東河之問’向‘東河之治’的轉變。”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2021年以來,‘河長’累計巡河多少次,排查交辦問題多少個,已整改落實多少個?”
該市紀委監委成立專項監督檢查組,聚焦“堅持系統治理、完善管網連接、治理工業廢水、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完善臺賬資料”五方面,對東河流域涉及鄉鎮(街道)、責任單位(部門)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監督。同時,建立健全東河污染治理監督檢查機制,圍繞“一次通報、兩次約談、三次問責”的要求,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詳細記錄,建立專項臺賬,認真比對分析,適時采取通報、約談、談話等方式督促主責部門和屬地鄉鎮(街道)嚴負其責,有效推動問題整改清零。
此外,該市還將東河治理工作作為檢驗干部立場、品質、能力、意志的“試金石”,建立了“一周一調度、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三項工作機制,有效解決“遍地開花”成果不夠明顯的問題。
現在的東河,被國務院通報為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干成效明顯激勵地區,該市紀委監委將持續以監督護航綠色發展,持續打好東河流域污水治理這場持久戰,努力鞏固好從“東河之治”到“東河之美”的成果,讓藍天碧水成為保山的新常態。(楊月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