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騰沖市大黑山中藥材種植基地,在平整的土地上,130多名忙碌的分揀工人和轟鳴聲不斷的收獲機繪就出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畫卷。
大黑山中藥材種植基地位于騰沖市西北部,涉及明光、滇灘、固東三個鎮11個社區112個村民小組,地理條件和氣候非常適宜中藥材種植。騰沖市因地制宜,把中藥材種植作為重點特色產業來抓,為當地企業、農民解鎖“致富密碼”。
近年來,騰沖市紀委監委積極謀劃,聚焦鄉村振興中項目推進、土地流轉、合作社運營、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走村入戶聽呼聲,下沉一線解難題。為促進全市中草藥產業發展,該市紀委監委整合市、鎮、村三級監督力量,堅持下沉監督、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相結合,為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大哥,今年丹參苗培育了多少?大概什么時候進行移植?產值怎么樣?”
中草藥種植監督離不開每個環節的“跟蹤問效”。在育苗階段,該市紀委監委聯合鄉鎮紀委、農業農村部門、技術特派隊等到種植基地進行走訪,深入了解中草藥種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監督促進下職能部門提出針對性建議。移栽后則聚焦移栽情況、成活率、長勢等方面進行監督,幫助農民消除后顧之憂。
在了解到中草藥種植技術要求較高,而當地種植散戶對種植技術掌握不夠的情況后,該市紀委監委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積極協調,邀請農技特派員為種植戶科普中藥材的生長習性、藥用價值,講解種植技巧、病蟲害防治等種植技術。
“農技特派員到田里給我們舉例講課,通俗易懂,我們都聽得懂學得會。”
中草藥產業監督的關鍵是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和發展中的難點堵點。該市紀委監委組成專項監督檢查組,精準監督,深入全市中藥材種植基地,對責任落實、政策執行、資金使用等開展清單式監督,訪談項目基地負責人、合作社工作人員、脫貧戶等,為督促職能部門履職盡責,與相關部門負責人開展談心談話,以有力監督護航中草藥產業發展。
“今年,從育苗階段開始,我們更加注重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不斷引進并改良種植技術,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畝產值還會較去年有所提升。”展望未來,種植大戶張春虎雄心壯志,計劃進一步集中力量,在大黑山區域將丹參種植面積擴大至1000畝。
2023年,全市中藥材種植與養殖面積拓展至31.2萬畝,取得了豐碩成果,實現中藥材產量3.33萬噸,農業產值22.86億元,這一串串亮眼的數據照亮了鄉村產業振興之路。(張珍珍 段麗波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