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私自截留了鄉親們的‘救命錢’,我對不起大家……”近日,在臨滄市云縣栗樹鄉崎嶇籠村以案促改黨員大會上,該村委會原副主任熊某某悔恨不已。
此前,云縣委第一巡察組在對栗樹鄉開展“巡鄉帶村”常規巡察時,收到群眾反映自己醫保金繳納后卻無法使用的問題線索,隨即將問題線索移送至縣紀委監委,該縣紀委監委立即成立工作組展開調查。
“我常年在外打工,醫療保險費一般都是請熊某某代繳。但去年生病住院時,卻被告知無法報銷,一查才發現系統中根本沒有我的繳費記錄。”走訪調查中,村民李某說道。
工作組了解到,在崎嶇籠村,村民一般用自己的手機在線上繳納醫療保險費,有些村民不會手機操作,或常年在外,便委托村干部代為繳納。
“我的也查不到,說是系統原因,但我家人的都繳進去了……”走訪中,一名年輕小伙的話引起了工作組的警覺。
為查清具體情況,工作組一邊繼續走訪村民了解情況,一邊到縣醫保局等部門查詢該村醫保繳費記錄和醫保報銷情況,并將村里開具的收據與系統繳費情況一一核對。
從村里開具的收據來看,2020年至2022年,該村委會原副主任熊某某一共為75位村民代繳了醫療保險費,蹊蹺的是,從醫保繳費系統來看,75位村民中卻有31人沒有任何繳費記錄。
“組長,這31位村民都不是同一家人,為什么一家人中有人參保,有人不參保?”帶著疑問,工作組一一找到這些村民進行核實。
“我家人住院能夠報銷醫保,我的應該也沒有問題啊,都是一起交到村里的。”走訪中,工作組發現這31位村民大多年輕力壯,身體狀況較好,基本沒有報銷過醫保,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醫療保險費有沒有實際上繳。
難道是選擇性“漏繳”?工作組商議后一致認為,問題的關鍵在熊某某身上。
“這31名村民的醫療保險費是你代繳的嗎?沒入賬的資金都去哪了?”見到熊某某,工作組開門見山,并將醫保繳費系統核對記錄擺在熊某某面前。
“我心存僥幸,以為能蒙混過去。”鐵證如山,熊某某交代了違紀違法事實。原來,熊某某在擔任崎嶇籠村委會副主任期間,將2020年至2022年群眾委托其代繳的部分醫療保險費用據為己有。扣留醫療保險費的對象都是從一家人中選出1至2人自認為“健康狀況較好”“暫時不會報銷醫保”的村民,以為能瞞天過海,但終究紙包不住火。
最終,熊某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大過處分,并被責令辭去村委會副主任職務,收繳違紀所得,在宣布處分決定時將違紀資金現場清退給群眾。針對此案暴露出的問題,該縣紀委監委對相關工作人員開展提醒談話,向栗樹鄉黨委、縣醫療保障局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栗樹鄉黨委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大會、以點帶面開展集中排查、建立整改臺賬等方式強化以案促改;督促縣醫療保障局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和各鄉鎮開展自查自糾,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堵塞管理漏洞。(云縣紀委監委李慧 許夢嬌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