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針對以往巡察工作中群眾參與積極性不高、對村巡察工作“巡不深、察不透、改不實”等難題,馬關縣探索實踐“背包巡察+”經驗做法,將“田野調查”理念融入對村巡察工作中,通過“背起背包、深入田間、問政于野”大興調研之風,推動對村巡察工作精準發現問題。
“大爺,我們是巡察組的,這段時間都在村里開展巡察,你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向我們反映。”“大哥,你家的紅果參長得真不錯,鄉上有沒有什么惠農政策啊?”2023年底,馬關縣委第三巡察組進駐南撈鄉,以“巡鄉帶村”的方式開展常規巡察。巡察組進駐后,打點行裝、背起背包,黃俊組長就帶著一行人直奔田間地頭“席地”巡察。
自該縣探索構建“巡鄉帶村看縣”工作新模式以來,就打破以往“看臺賬、聽匯報”的老舊套路,實踐運用“田野巡察”“敲門巡察”“院壩巡察”等一線調研工作法,結合春耕夏收實際,“沉下心”“俯下身”,走進群眾家中、深入田間地頭,在與群眾話種植、話收成、話政策中了解情況,找準問題。結合前期各職能部門提供的巡前通報信息,綜合研判,形成問題清單,對被巡黨組織進行精準“畫像”。
“多虧了巡察組,我們村也裝上了路燈,現在晚上出門亮堂堂的。”“鎮上幫補了部分資金修繕老年活動室,現在下雨天也有活動的地方了。”
巡察進駐期間,各巡察組收集整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報經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后,向被巡察黨組織發送《立行立改通知書》,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明確整改時限,督促被巡察黨組織立行立改。對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協同推進的問題,充分發揮巡察綜合平臺作用,明確責任單位、快速推進整改。巡察組將立行立改事項落實情況,特別是群眾是否滿意作為入戶走訪、實地查看、成效評議的必問內容,持續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督促。去年以來,通過問題迅速交辦、主動協調解決、成效跟蹤督辦等方式,先后移交立行立改事項98件,解決民生實事64件,有效提升了群眾對巡察工作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只有深入群眾當中,才能抓住巡察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才能進行精準‘畫像’,實現‘靶向’巡察。”馬關縣委巡察辦負責人介紹,“田野巡察”大大提高了發現問題的精準度,十四屆縣委開展對村巡察以來,共巡察基層黨組織83個,發現各類問題2424個,移交問題線索17件,涉及人數33人,其中“一把手”人數8人,立案審查1人,黨紀政務處分1人。(李一卓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