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省紀委四次全會報告指出,必須運用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腐敗治理效能。放眼云南政治生態“全景圖”,既“從一案看一域”,也“從一域看一案”,系統集成地做好查辦案件、整改問題、深化改革、促進治理、推動發展的“通篇文章”,釋放反腐政治紅利,持續鞏固發展反腐惠民互促共進“云南現象”。
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旗幟鮮明反對腐敗、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政治立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反腐敗提升到“最徹底的自我革命”的戰略高度,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強烈使命擔當和“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氣概,開展史無前例的反腐敗斗爭,著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推動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對新征程上反腐敗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確提出要加強黨對反腐敗斗爭的集中統一領導,要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要深化改革阻斷腐敗滋生蔓延,要進一步健全反腐敗法規制度,要加大對行賄行為懲治力度,要持之以恒凈化政治生態,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這七個方面的重要部署,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運用全面的、聯系的、發展的觀點,著眼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反腐治理效能。七個方面互相聯系、相互作用,是完整統一的整體。不僅是新時代反腐敗斗爭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而且是治國理政在反腐敗斗爭中的充分體現,是指導新征程上反腐敗斗爭的根本遵循,必須深刻理解、準確把握、全面落實。
腐敗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有著歷史、文化、經濟、社會、制度、生態等多方面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是一場總體戰、攻堅戰、持久戰,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系統思維,善于從政治生態的“全景圖”中來分析腐敗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又要做到“從一案看一域”,也“從一域看一案”。堅持個案查處和系統懲治有機結合,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集中優勢力量打殲滅戰,堅決清理風險隱患大的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腐敗,把查辦案件與推動改革、完善治理、促進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系統施治、標本兼治。
反腐敗斗爭已經進入深水區,絕對不能回頭、不能松懈、不能慈悲。新征程反腐敗斗爭,必須在鏟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上持續發力、縱深推進。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涉及多個方面,必須持續發力、縱深推進,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深化標本兼治,不斷拓展反腐敗斗爭深度廣度,對癥下藥、精準施治、多措并舉,讓反復發作的老問題逐漸減少,讓新出現的問題難以蔓延,推動防范和治理腐敗問題常態化、長效化。
運用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腐敗治理效能,要進一步在“五個強化”上著力。堅持態度不變、力度不減、重心不偏,把嚴懲政商勾連的腐敗作為攻堅戰重中之重,堅決防止利益集團、權勢團體向政治領域滲透,強化反腐敗高壓態勢,縱深推進“不敢腐”。常態化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做到既善于發現問題又善于推動解決問題。加強類案分析,提出有針對性、有說服力的整改意見,督促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專項治理,強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縱深推進“不能腐”。要強化正反兩方面教育,縱深推進“不想腐”。把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融入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充分挖掘優秀傳統廉潔文化豐富內容,積極宣傳廉潔理念、廉潔典型,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創新警示教育方式,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建立健全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機制,推動形成廉榮貪恥的社會氛圍。
受賄與行賄一體兩面,是一根藤上兩個“毒瓜”。隨著反腐敗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以及國家監察體制深化改革,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扎實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形成對行賄行為的強大震懾。要強化受賄行賄一起查,縱深推進鏟除“圍獵”這個政治生態污染源。尤其是多次行賄、巨額行賄的行賄人,往往將行賄作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主要手段,對政治生態、法治環境、營商環境和市場規則等破壞較大,如不予以嚴肅查處,就會讓行賄成為常態,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必須進行重點打擊。嚴懲行賄行為,還要堅決查處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賄人,完善對重點行賄人的聯合懲戒機制,通報典型案例以正視聽。嚴查利益鏈條,加大對行賄所獲不正當利益的追繳和糾正力度,加大對政商“旋轉門”、“逃逸式辭職”治理力度,嚴懲政治騙子,強化對行賄、介紹行賄、洗錢等腐敗關聯犯罪的全鏈條懲治。
“紀委監委作為專責機關,要更加主動擔起責任,有力有效協助黨委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整合反腐敗全鏈條力量。”要強化完善反腐敗工具箱,縱深推進反腐敗能力建設。堅定扛起反腐敗職責,有力有效協助黨委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懲治腐敗,加大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甄別和查處力度。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處于持續提升期、深度塑造期,反腐敗斗爭進入深水區、攻堅區,治標威懾力一刻不能松,治本實效性更要可持續。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要增強使命意識、責任擔當,把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貫通起來,找準方位、謀劃工作,提升從政治高地、紀法高地、輿論高地、道義高地激濁揚清的政治勢能、治理效能。
當前,要結合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縱深推進清廉云南建設,系統集成地做好查辦案件、整改問題、深化改革、促進治理、推動發展的“通篇文章”,持之以恒凈化政治生態,釋放反腐政治紅利,確保干事創業的發展生態更有活力,持續鞏固發展反腐惠民互促共進“云南現象”。(紀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