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紀律是黨員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應當遵守的行為規則,其本質要求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干部修身正己提出明確要求,指出“生活是工作的基礎,生活上做不到自覺自律,工作就難以做到清正廉明”,強調“端正思想品行,提升道德境界”,“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
黨員、干部要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既要在工作和學習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也要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以身作則,嚴以修身、嚴于律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加強道德修養,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辨是非善惡,追求健康情趣,不斷向廉潔自律的高標準看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線、不碰高壓線。”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把潔身自好作為第一關,從小事小節上加強約束、規范自己。
嚴明生活紀律的意義,就在于督促黨員、干部涵養道德情操,保持高尚品格,防止走上由風及腐的歪路邪路。從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案件上看,一些黨員、干部腐敗墮落就是從生活紀律防線松動開始的。有的一味追求物質享受,有的生活作風不檢點,有的家風家教不嚴,等等。可以說,這些問題的產生,多是沒有堅持把生活紀律挺在前面、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致。教訓十分深刻,黨員、干部要引以為戒。
生活作風不是小事,生活紀律不可小視。我們要深刻認識到,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關乎黨風、政風和民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干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人民。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違反生活紀律行為的處分共有5條,主要包括奢靡享樂、追求低級趣味,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違背公序良俗等。黨員、干部要更加自覺地嚴守黨的生活紀律,堅守生活紀律的防線,守住生活紀律的底線,大興務實之風,弘揚清廉之風,養成儉樸之風。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同志就是艱苦樸素的典范,他穿過的衣服、鞋襪,常常是補丁疊補丁,有一件睡衣他穿了20多年,里里外外打了73塊補丁。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指出:“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別人計較享受的優劣,而同別人比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崇儉戒奢、艱苦樸素,是對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詮釋,是每一名黨員、干部應當具備的黨性修養。黨員、干部要堅持工作向高標準看齊、生活向低標準看齊,嚴格自我約束,自覺糾正不正之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始終守好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不僅折射出本人的品格和形象,關系到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而且對大眾生活情趣的培養、對社會風氣的形成,具有很強的示范、引導和促進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節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強調“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在物質生活上要艱苦樸素,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堅決防止生活奢靡、鋪張浪費、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始終保持艱苦樸素、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生活紀律涉及黨員、干部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等各個方面,《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主要明確了黨員、干部在物質生活、兩性關系、家風家教、社會交往等方面的限制性和禁止性規定,明確指出生活中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黨員、干部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把兩性關系嚴格限制在道德和婚姻家庭范圍內,管好自己、守住道德和法紀底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尤其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黨員、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黨員干部作風的重要體現。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在生活中重視家規的建立,堅持培育和倡導嚴謹正派的良好家風,嚴管家屬子女,教育他們樹立遵紀守法、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安分守己、本分做人,誠實守信、謹言慎行、勤懇做事,避免他們搞特權,防止他們在外打著領導干部的旗號,將其手中的公權力及影響力轉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真正做到用黨風培養家風、用家風促進黨風,引領千千萬萬個家庭涵養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黨員、干部“八小時之外”生活是“八小時之內”工作的延伸,并不能因為下了班、出了單位,就可以忽視或無視自己的身份,降低對自身的要求。“八小時之外”不是紀外之時,公共場所、網絡空間更不是紀外之地。黨員、干部要銘記自己的身份,注重自身形象,在社會交往中就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修身律己,帶頭維護公序良俗。在生活中要時刻嚴格約束自己、謹言慎行,堅持把生活紀律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防微杜漸,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用黨的紀律嚴格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誠實做人,干凈做事。(紀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