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這對于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次《決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明確提出要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必將大大激發和調動廣大黨員、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勇立時代潮頭,大膽探索改革之路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三個區分開來”,強調“要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在許多場合強調要“三個區分開來”,激勵黨員、干部積極干事創業。2023年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再次強調:“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更好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濃厚氛圍和生動局面。”
“三個區分開來”堅持唯物辯證法,科學把握了矛盾的客觀規律性,從事物本身的對立統一角度揭示了現象背后的本質。我們要準確領會“三個區分開來”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上來。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辯證分析黨員、干部在改革探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綜合研判、科學精準地區分先行試錯、探索失誤、無意過失的容錯糾錯行為與明知故犯、違反禁令、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的邊界,從而在實踐中強化底線意識、明晰權責邊界、完善制度激勵,為勇于擔當者、敢于試錯者、大膽探索改革創新者保駕護航。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前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需要我們探索創新。在新的征程上,我們所面臨的許多問題與困難都是未知不可預測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克難、敢闖敢試才可能找到出路;畏首畏尾、停滯不前很難取得成功。破除改革路上的荊棘藩籬,尋求新發展之路,需要全省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想”、抓落實、看實效,大膽嘗試、勇于開拓、銳意進取,爭當改革的促進派、實踐者、實干家。
看待干部履職中的失誤和錯誤,要正確把握政策。首先是要看是出于公心還是源于私利,是無心之失還是有心之過,對因不可抗力、難以預見,或認識局限、經驗不足等因素造成損失的,應給予更多理解和包容。對明知故犯,蓄意違規、失職瀆職的,則應依規依紀依法處理。從程序上來說,要看履行程序還是破壞規則。對個人專斷、規避程序、違規決策導致不良影響和損失的,該問責的問責。但在當時情境下已經履行必要程序、盡到必要責任的,不應認定為失職失責。從紀法方面講,要看是遵紀守法還是違法亂紀。對黨規黨紀和法律規定沒有明確規定或明令禁止的,可以探索創新、先行先試,但上級已有明確規定和要求的,應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不得自行其是。最后,就是要看影響和帶來的危害,是輕微影響還是嚴重危害。干部履職中的失誤和錯誤造成的影響損失不大,或者積極補救挽回消除影響,工作效果整體不錯的,可視情減責免責。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嚴重不良影響的,一般不宜完全免責。
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強調,推動“三個區分開來”具體化、規范化,依法依規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促進黨員干部廉而有為、勤勉敬業,促進全黨既有秩序又有活力。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把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通過完善容錯糾錯制度辦法、印發容錯糾錯典型案例、細化制定容錯糾錯要點一覽表、開列容錯糾錯行為清單、規范容錯糾錯操作規程等方式,讓干部在廉潔上“管得住手腳”、在事業上“放得開手腳”,在遵規守紀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創造不負人民、不負時代的業績。
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分動機、目的、后果、影響等情形,準確界定案件性質,分類實施處置。對動機卑劣、圖私利、泄私憤,故意制造謠言、混淆是非,蓄意中傷陷害他人,搞惡意舉報,影響干部選拔使用,干擾巡視巡察和審查調查的,堅決嚴查重處,確保震懾常在、利劍高懸。對匿名誣告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要按照相關規定,給受到不實反映的黨員、干部及時澄清正名,旗幟鮮明給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黨員、干部撐腰鼓勁,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激勵保障黨員、干部敢擔當、敢作為,著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更好激勵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在日常監督執紀問責中,要建立和完善問責調查和容錯評估同步啟動制度,正確區分故意與過失、因私與因公、違規與試錯,打出預警提醒、澄清查誣、精準問責、容錯糾錯、回訪教育“組合拳”,讓紀律執行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精準運用政策策略,加強對受處分黨員、干部的回訪教育,幫助受處分的黨員、干部重拾信心,輕裝上陣,重整行裝再出發,進一步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具體化、規范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充分調動保護黨員、干部抓改革、促發展,開拓進取、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就,為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而不懈奮斗。(紀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