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手續辦理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在營商環境方面您有沒有什么意見建議?”“園區工作人員有沒有‘吃拿卡要’的情況?”近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紀委監委派出監督小分隊到蒙自經開區紅河綜保區開展一線監督。
“現在每月召開企業見面例會,我們提出的問題都有跟進、有答復,這讓我們很安心。”在河口口岸,面對前來開展監督的紀檢監察干部,某企業負責人黃女士說道。
2023年以來,紅河州紀委監委深化推動“清廉云南”建設政治監督“護航行動”,下沉口岸、園區一線廣泛開展“蹲點式”“體驗式”調研,深入企業走訪,收集整理相關意見建議,結合實際制定《紅河州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護航口岸經濟園區經濟發展工作方案》,積極探索實踐“嵌入式”主動監督、“組團式”聯動監督、“輪駐式”蹲點監督、“小分隊”一線監督等監督模式,把監督嵌入口岸、園區權力運行全過程,以高效能的監督護航口岸經濟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具體實踐中,該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定期向口岸、園區相關部門和企業發放《監督護航告知書》《問題征集表》,收集難點、堵點、卡點和干部紀律作風問題線索,每季度開展1次“嵌入式”主動監督,靶向發力,提升監督的針對性實效性。結合園區開發土地多、工程項目多、優惠政策多等特點,綜合運用“紀檢監察+行業部門+巡察監督+審計監督”等方式,開展“組團式”聯動監督,聚焦“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巡視巡察、審計等反饋問題整改,助企惠企政策落實等情況,形成監督合力,提升監督專業性精準度。緊盯責任落實同題共答、同向發力,每年對州級職能部門和口岸、園區所在縣市開展1次“輪駐式”蹲點監督,每次不少于5天,全天候、全鏈條、全流程,以近距離監督推動各級各部門壓緊壓實責任。瞄準政商關系中“親”而不“清”、“清”而不“親”、為官不為等問題,組建由州、縣(市)、園區紀檢監察干部及特約監察員組成的紀檢監察小分隊,開展一線監督,在口岸、園區設立監督聯系點,每月蹲點工作一周,搭建“企業問廉”平臺。
同時,該州紀委監委深化推動“清廉口岸、清廉園區”建設,與產業項目建設、改善營商環境、鍛造清正干部隊伍等工作相結合,分層級、分領域、分對象推動廉潔文化融入企業、融于日常,著力打造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河口邊合區)、彌勒產業園區“清廉口岸、清廉園區”,充分發揮示范效應。
“我們將把紀檢監察工作融入發展大局,使正風肅紀反腐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契合,為壯大口岸經濟園區經濟保駕護航。”紅河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蘇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