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的錢到現在都是不明不白的,大家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那么多年沒個交代,現在他不干了,更是說不清了。”
“這錢到底用沒用,用在什么地方,都沒見公示過。”
一大早,有群眾到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紀委監委信訪室反映情況。
“大家別著急,先請坐下,具體說一說是什么問題。”信訪室主任一邊安撫大家的情緒,一邊耐心地了解事情經過,進行來訪登記。
事情還要從幾年前說起。2016年,紅塔區研和街道啟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項目,其中宋官社區石頭村涉及22戶居民需要拆舊蓋新,進行農村危房改造。群眾反映,時任小組支部書記的白某某當時向每戶收取了6570元的建房費,共計144540元。
“交錢的時候,他沒有給過我們收據。現在房子蓋好了,他也沒有當村干部了,這錢不會被他裝進了自己的腰包吧!”來訪群眾說出了心里的擔憂。
該區紀委監委按程序受理處置了這一問題線索,成立核查組,通過走訪群眾、調閱資料、詢問村干部等方式開展核查工作。
調查發現,2017年項目開工后,為了繳納建房稅金,支付建設管理費、招投標費等,白某某確實向建房的22戶居民收取過這筆費用。2018年項目如期完工,至今這筆錢的使用情況未向小組成員公示過,資金也沒有存入街道“三資”中心。
為保證資金安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項目啟動時,紅塔區各鄉街道都出臺過文件,明確要求建房資金都需存入“三資”中心專戶代管。這筆錢怎么會由個人保管呢?
帶著疑問,核查組向研和街道“三資”中心管理員作進一步核實。
“白某某曾經來過‘三資’中心,想把錢存入專戶。但是當時我們已經接到紅塔區民房建設停批停建的通知,‘三資’中心所設的專戶已經處于凍結狀態,無法再存入與該項目相關的任何款項。”管理員說。
核查組又找到社區干部了解情況。原來,這22戶居民房建好時,由于政策調整,相關審批手續已經暫停辦理,白某某收的錢需要辦理手續后才能上繳。
既然這樣,白某某為何不及時將錢退還給群眾呢?核查組決定找白某某談話。
“這筆錢還存在我賬戶里,我從來都沒動過。”面對核查組,白某某說,“審批手續辦不了,稅金繳納不成,再加上需要建房戶共同承擔的監理費等費用一直沒清算,心想著先拖一拖。后來我沒有再擔任小組干部,退還集資款的事兒也就擱置了。”
核查組當即指出:“款項不兌付,小組信息不公開,造成了群眾的誤解。長此以往,蠶食的是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必須立即整改。”
紅塔區紀委監委將該問題轉至研和街道紀工委督促辦理,由街道紀工委對白某某進行批評教育,要求當地政府正確履行主體責任,盡快結算退還該筆費用,既要確保群眾合法利益不受損失,更要打開群眾心結,消除疑慮。截至目前,22戶居民均已收到退還的建房費。(通訊員 李毅 楊云芬 || 責任編輯 趙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