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勐先鎮和平村和謙樂村,66戶林戶根據各家林地畝積情況,領到了共6.1萬余元的第一筆碳匯收益資金。
2022年11月,寧洱縣成功申創全國林業碳匯試點縣。圍繞該項工作,當地結合生態系統保護和林業資源開發,重點實施了森林增匯、碳匯計量監測、碳匯交易與融資模式三大示范工程。該縣紀委監委聚焦項目落地情況、資金使用、干部紀律作風等方面進行精準監督、跟進監督、全程監督,確保項目有序高效廉潔運行。
綠色是普洱最大特色,也是普洱發展的底色。一直以來,普洱市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從建立健全綠色發展保障體系、生態環境保護、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進行探索,向“綠資源”要“綠發展”。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綠色發展的現實要求、目標任務等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把握監督重點、創新監督方式、凝聚監督合力,全力服務保障市委、市政府各項要求落實到位。
今年春節期間,普洱景邁山上人流如織。為讓游客在游覽綠色生態景觀的同時享受更好的旅游體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以現場督查和明察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對涉旅部門落實旅游市場秩序整治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督促其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做好服務,以有力有效監督保障游客玩得開心、吃得放心、行得安心。
出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專項監督工作指引,結合綠美行動、河湖林長制等重點工作,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專項監督……圍繞如何讓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有效轉化為惠及民生生態紅利這一時代課題,景東縣紀委監委聚焦生態環境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持續強化生態環保領域日常監督,以鐵紀牢牢守住生態紅線。
鈉離子電池材料生產及電芯和儲能裝備制造一體化項目落地;數字肉牛集散中心在瀾滄建成運營;牛油果種植基地規模達12萬畝;建成金客隆、愛伲咖啡精深加工生產線,新增產能1萬噸;景邁茶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加快建設……在監督護航下,一個個生態產業鏈從綠水青山間“長出來”。如今的普洱不斷夯實綠色家底,走實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保護與發展并重、生態與經濟雙贏。(廖翌含 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