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下雨了,終于下雨了!”3月22日上午10時許,昆明迎來了一場久違的降雨。據省水利廳工作人員介紹,這次降雨得益于省水利廳會同省氣象局聯合開展的抗旱保供水“五大行動”之“天上要水”行動。
2024年以來,全省旱情持續蔓延,不斷加深加重。為切實壓實省水利廳抗旱保供水主體責任,駐省水利廳紀檢監察組充分發揮近身監督優勢,督促推動駐在部門繃緊“抗大旱、抗長旱”這根弦,層層壓實抗旱保供水責任,認真開展“地下找水、天上要水、山泉引水、應急調水、全民節水”五個行動,全力抓好抗旱保供水工作。
此外,駐省水利廳紀檢監察組立足“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統籌監督力量,下沉一線靠前監督,把監督執紀融入全省抗旱防災減災救災的各個環節,切實為抗旱保供水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目前水庫蓄水總量是多少?農田用水有保障嗎?你們是否制定了抗旱保供水應急預案?”1月下旬以來,駐省水利廳紀檢監察組派出調研監督組圍繞抗旱保供水、農村供水安全保障等重點工作,分赴普洱、玉溪、楚雄等3個州(市)開展調研監督。調研監督組通過實地走訪,查閱水質檢測報告、水庫巡檢等資料,談話了解等方式,緊盯抗旱救災重點人、重點事、重點環節,緊扣工作安排部署、物資保障、干部履職等情況,重點對農田灌溉、城鎮供水、應急調水等抗旱節水、保供水措施落實和責任履行等方面強化監督檢查,重點查找相關水利部門履行抗旱工作責任和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花橋河村調研監督時,群眾反映該村生活用水渾濁、有臭味等飲水安全問題。調研監督組通過實地查看、入戶走訪等方式,充分調研了解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現場要求省水利廳相關部門與祿豐市水利局對接協調,在規定的期限內保質保量完成花橋河村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將花橋河村納入祿豐市第一自來水廠供水范圍,及時化解了花橋河村供水風險和隱患。
在工作中,駐省水利廳紀檢監察組還發現曲靖市陸良縣馬軍堡龍潭干涸造成馬軍堡等3個自然村自來水斷供的問題。發現問題后,駐省水利廳紀檢監察組及時與省水利廳相關部門溝通對接。目前,相關水利部門積極改造老舊管網,及時解決馬軍堡等3個自然村的飲水問題。
下一步,駐省水利廳紀檢監察組將密切關注旱情變化,持續發揮監督執紀“前哨”和“探頭”作用,督促駐在部門密切加強雨情、水情、墑情和旱情的監測預報,科學研判旱情發展趨勢,及時準確發布預警預報信息;督促進一步完善抗旱預案,根據旱情發展態勢,及時啟動(調整)抗旱應急響應。把監督執紀融入抗旱防災減災救災各環節,著力糾治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以鐵的紀律、嚴的作風保障抗旱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落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