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時我是大關縣的掛職科技副縣長,看到村民們窮苦的境遇,就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就是要千方百計給大關老百姓找到一條可持續、有穩定收益的發展路徑,哪怕需要付出一生的精力。”云南省第二十三屆先進工作者、“云嶺最美科技人”、西南林業大學教授董文淵走進紀檢監察機構,向紀檢監察干部們講述了他“竹”夢三十年的苦與樂、得與失。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4月29日,駐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會同西南林業大學、云南財經職業學院、云南旅游職業學院以專題黨課的形式,邀請云南省第二十三屆先進工作者、“云嶺最美科技人”董文淵,“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梁志宏共話責任擔當、同鑄“工匠精神”,引導紀檢監察干部弘揚“工匠精神”、下足“繡娘工夫”,錘煉核心業務,在院校紀檢監察干部中形成勇挑重擔、爭當能手的濃厚氛圍。
在交流座談中,董文淵講述了從“默默無聞”到“一鳴驚人”的筇竹科技扶貧路,一路追尋星辰大海的初心和使命。梁志宏講述了從事計算機科學教學研究工作33年,在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實施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及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擔當與奉獻。
感人的事跡令人奮進,在場的紀檢監察干部被他們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打動,深刻體悟到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奮斗,把工作目標與個人價值追求相融合的巨大力量,不斷激發守初心、擔使命的奮進力量。
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云南旅游職業學院紀委書記丁戎感慨道,“感動、震撼!作為紀檢監察干部,要以榜樣為引領,學習典型,堅守人民情懷,立足省屬學校紀檢監察機構實際,緊盯職稱評審、招生招考、后勤管理等突出問題,以‘工匠精神’把每一次監督檢查做成‘工筆畫’,切實助推清廉學校建設。”
近年來,駐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堅持把踐行“工匠精神”,下足“繡娘功夫”貫穿到派駐監督工作的全過程。針對監督觸角延伸不到位等問題,主動前移監督關口,不斷創新監督方式,從源頭上遏制增量。著眼“三化”建設,梳理形成了“文經我手無差錯、事經我辦請放心、案經我查零失誤”的組訓,開展監督上求精準、辦件上求精細、工作上求精品、落實上求精湛、成效上求精道的“五精”活動。通過“微調研”方式精準開展“點穴式”監督,采取“小的放大管、散的集中管、遠的拉近管、直的縱橫管”,推動派駐監督工作向深拓展、向專發力、向下延伸。堅持“從山頂看山底”的政治監督思維,增強政治監督的穿透力,一體推進“三不腐”,強化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做到查處一案治理一域,下功夫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
“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內核。體現在紀檢監察工作中,就是要堅持和運用精準思維,強化精準監督,把職責定位找準、把監督對象定準、把政治監督措施落細,提升政治監督的時效性和有效性。”駐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探索派駐監督的新思路新方式,緊密結合駐在部門職能職責和行業特點,圍繞云南省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惠民行動”為抓手,聚焦控輟保學、校園安全、“雙減”政策落實、師德師風建設等重點工作,全力整治教育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林子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