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保中,原名奚李元,1902年生,云南大理人,白族。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創建人和杰出領導人之一。他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長達十四年英勇卓絕的斗爭,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毛澤東曾高度贊揚周保中同志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周保中,1902年2月7日—1964年2月22日
清風正氣映忠誠
新中國成立后,周保中同志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政法委員會主任等職。他在這些崗位上仍然保持著革命戰爭時期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勤勤懇懇,以身作則,艱苦樸素,清廉為政,始終保持著人民公仆的本色。
1951年12月,麗江、鶴慶、劍川地區發生了強烈地震,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聞訊后,周保中立即行動起來,布置救災工作,并親自趕赴災區。在趕往災區的途中,他堅持不給地方添麻煩的原則,選擇簡陋的客店住宿。第二天早上,周保中邊吃早飯邊說:“我們是去救災的,災民非常需要我們去幫助解決問題。沿途要盡量少找麻煩,抓緊時間多趕路。這樣也可以為國家節省一些開支。”到達災區后,他不顧個人安危,立即投入到救災工作中。即使醫生發現他的心臟不好,勸他取消下鄉慰問災民的計劃,他也堅決拒絕,堅持要與災民同吃同住,共同渡過難關。在半個月的救災工作中,周保中始終堅守在第一線,與災民并肩作戰。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忠誠為民的初心和使命,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深深敬意。
周保中不僅嚴格要求自己,而且還非常注重家風教育。周保中只有一個女兒,但吃穿用上從不嬌慣。女兒穿的一條褲子是媽媽用部隊發的物資改制的,布料褪色得厲害,先是藍黑色,漸漸變成灰紅色,最后變成灰白色。這條褲子補了穿,穿了又補,一直陪伴著女兒度過了多年的時光。1961年,國家正處在經濟困難時期。有一天,女兒向周保中反映學校規定的伙食定量不夠吃。面對女兒的困擾,周保中耐心地和女兒說明當時國家的困難之處。他用革命戰爭年代的艱苦生活教育女兒,讓她明白今天的困難只是暫時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與國家共渡難關。在周保中的引導下,女兒在學校積極宣傳,動員同學們一起為國家分憂解難。

周保中全家合影
周保中不僅在生活中秉持節儉的美德,對待家人也始終堅持原則,不搞特殊。他回到云南后,三弟找到他,希望他能幫忙解決家里的困難。周保中見到很久沒見的弟弟自然很高興,但是并沒有因為親情而盲目地滿足弟弟的請求。他深知在新社會,每個人都應該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改善生活,而不是依靠關系或權力來獲取利益。因此,他嚴肅地告訴弟弟,不能搞裙帶關系,不能一人當官全家享福。他鼓勵弟弟回到家鄉,靠自己的雙手和辛勤勞動來創造更好的生活。同時,他也用自己的工資給弟弟買了兩件土布衣服,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家人的關心和幫助。
周保中的一生,是對清廉自律的最好詮釋。他的清廉體現在個人生活和工作的點滴細節中,既嚴格又充滿深情,彰顯了對國家和人民深沉的愛和無限的忠誠。周保中樸實的作風和只留清氣滿乾坤的高貴品質,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傳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和品質,堅持公正廉潔、勤政為民,為云南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