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好了,我們家的補助金拿到了,你們的監督太及時了。”這是近日雙江縣勐庫鎮懂過村村民邱陽光與回訪的紀檢干部見面時的現場畫面。
去年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重點民生領域,以“小切口”破題,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的“履職清單”,精準施策、靶向發力、系統施治,以有力有效監督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在清廉云南建設工作中,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問題線索核查作為民生領域問題專項整治的有力抓手,聚焦群眾反映強烈、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健全完善機制、統籌各方力量,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察監督、派駐監督“四項監督”協調聯動、同向發力,持續鞏固深化重點民生領域整治成果。
同時,發揮監督“探頭”作用,把專項行動整治工作納入日常監督范圍,通過專項整治、精準監督、查辦案件,督促推動責任部門履行主體責任。對于責任部門發現的問題,督促建立問題清單及整改臺賬,實行問題整改銷號管理,形成工作閉環,切實紓民困、護民利、暖民心,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近年來,昆明市五華區紀委監委緊盯群眾急難愁盼,以“小切口”全面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圖為五華區紀委監委聯合西翥街道紀工委開展聯合調研,了解涉農補貼工作推進情況。通訊員 李姝
上門問癥
四月,春意盎然。在紅河縣樂育鎮千畝蔗田里,蔗農們正奔忙于蔗林間砍蔗、除葉、捆扎……微風吹過,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味道。
“今年甘蔗收成不錯。”堆好剛捆扎好的甘蔗,蔗農馬陸機便與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說。然而,在幾個月前,剛入行栽種甘蔗的他,事業發展得并不順利。
原來,在甘蔗病蟲害高發期,給高稈作物噴施藥讓馬陸機犯難了,加上勞動力緊張和作業效率低下,如不及時解決,一切努力將付諸東流。
紅河縣紀委監委鄉村振興監督檢查組在監督檢查時了解這一情況后,將問題反饋至縣農業農村部門,要求其扛牢扛實主體責任,采取有力措施解決蔗區農藥噴灑難題。
在有力監督推動下,該縣農業農村局協調技術專家和糖業公司,在萬畝蔗區采取植保無人機噴施農藥,并對蔗區統防統治精準降本增收。很快,蔗農們的“心病”就治好了。
找準“小切口”,“上門問癥”只是當地的一個舉措。
近年來,紅河縣紀委監委把甘蔗產業列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監督重點,緊扣甘蔗種、砍、運、榨關鍵節點,緊盯責任落實、政策落地、補貼發放、物資收購等重要環節,貼身監督、跟進監督、全程監督,堅決糾治甘蔗產業發展過程中責任落實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有力護航甘蔗產業健康發展。
“找準問題,精準發力。”紅河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民生領域點多面廣,紀檢監察干部就要發揚“大腳板”精神,腳下有泥察實情,心中有底出實招。
當地紀檢干部深入一線了解甘蔗種植、加工、銷售等過程中存在的堵點、難點,著力解決蔗農急難愁盼問題。針對甘蔗銷路問題,督促工信、農業等部門,聯合紅河糖業有限公司采取“政府+科研機構+企業+農戶”模式,積極推行“訂單農業”發展路徑,解決甘蔗銷路難題。
面對耕種環境變化,引進先進農機農藝種植技術,通過給予農戶有機肥、地膜補貼等糖企扶持措施,有效實現甘蔗種植節本增效,消除蔗農對甘蔗“錢”景、“豐”景的顧慮。
通過全鏈條精準監督,紅河縣蔗糖產業在“快車道”上穩健行駛。據介紹,今年紅河縣甘蔗總產量有8.5萬噸,工業產值達6255萬元,甘蔗產業名副其實地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
無縫銜接
“再也不用擔心積水內澇了。”作為“調研式”監督中反映的事項之一,當地紀檢監察機關督促相關部門主動擔當作為,對此,隆陽區四季花園業主給予點贊。
此前,保山市隆陽區紀委監委選定醫保、教育、城市內澇等10個課題,采取片區協作的模式,到相關職能部門、鄉鎮(街道)開展蹲點調研監督,通過“調研式”監督,推動解決小區積水內澇問題3個,發現各類民生問題35個,推動整改完成35個,取得了積極成效。
今年,隆陽區紀委監委把監督治理“小循環”深度融入區域治理“大循環”,圍繞專項行動的卡點、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工作中的難點制定13項重點工作任務清單,聚焦專項行動各階段進展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找出專項行動存在的短板和弱項,制定下步工作“任務書”,通過“找、解、督”三個環節,以“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以精準有效的監督執紀執法回應群眾期盼、保障民生福祉。
結合暴露的問題,對在“調研式”監督發現的問題嚴肅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和分類,明確問題的性質、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對于嚴重違反紀律和規定的行為,必須堅決予以查處,絕不姑息。對于一般性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相關部門和個人認真整改。
同時,強化“調研式”監督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通過深入基層、深入實際,了解真實情況,發現真正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建議,推動相關部門和個人認真落實整改要求,確保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取得實效。
昌寧縣紀委監委為確保群眾訴求效果,以“見縫插針”式監督,發揮好群眾監督、社會監督作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農村基層延伸。在村(社區)設立“一肩挑”人員信訪舉報箱,每月由村務監督委會主任負責線索收集,鄉鎮紀委負責整理上報,縣紀委監委信訪室統一受理分辦,有效確保信訪舉報接收受理、辦理環節的“無縫銜接”,推動形成箱子設置、管理使用、信件辦理、督查督辦的工作閉環,落細落實“小微權力”監督。
線上、線下問政也同步開展。該縣通過制定“小微權力”監督流程圖和村(社區)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監督工作指引,公開來信、來訪、網絡舉報的方式和地址,推廣運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等,有效推進群眾“指尖上”的監督。
截至目前,全縣共受理村(社區)干部信訪舉報7件,處置村(社區)干部問題7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人。
同頻共振
“效率很高。”日前,在昆明市西山區馬街街道磷肥廠家屬區“銀發驛站”居民議事會上,有關部門及時整治民興路無序停車交通混亂問題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評。
及時回應群眾關切,開展專項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推進專項整治的一貫做法。
在“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中,西山區紀委監委堅持“一領域一專項、一行業一方案”,摸清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選題、靶向破題、“點穴”整治,以監督監管同向發力,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確保各項民生保障工作落實落細。
同時,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嵌入式”監督作用,突出監督檢查與壓實責任相結合、查處違紀違法問題與嚴肅問責相結合、督促整改與源頭治理相結合,激發專項治理的“履責動力”和“問責壓力”。
直面“疑難雜癥”、直擊“斷點堵點”,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根據問題表現及重要性,昆明市對存在的問題集中整治,推動城中村改造、爛尾樓清理整治以及維修資金管理主體責任、監管責任、監督責任綜合發力,多措并舉增進民生福祉。
為推進全市城中村改造2024年第一批專項借款項目落實落地,昆明市紀委監委發揮“室組地”協調聯動優勢,聚焦責任落實、重點環節,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強化監督,通過日常監督檢查、專項檢查、約談提醒等方式,督促屬地政府、職能部門履職盡責,確保城中村改造項目按時間節點落實征地拆遷、回遷房建設、專項借款支付。
奔著問題去,盯住問題改。為推動昆明市住宅維修資金管理專項監督取得實效,該市紀委監委組建工作專班,分為摸排調研、自檢自查,專項審計、監督檢查,分析研判、集中整治,制度固化、鞏固提升四個階段,對全市已售公有住房、商品住宅維修資金交存、使用、監管等情況進行全面梳理。
針對維修資金交存、管理使用工作情況復雜的現狀,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銷號清單,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期限,逐項整改、對賬銷號,依法依規分類督促整改措施,健立完善一批制度機制,實現監督與治理同題共答、同頻共振。
群眾身邊無小事,點點滴滴暖民心。去年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開展清廉云南建設“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行動為契機,聚焦群眾的“微心愿”,“室組地”聯動發力,緊盯工作落實不力、工作進度滯后、工作中推諉扯皮等問題,常態化開展“體驗式”“嵌入式”“點穴式”監督,著力以監督確保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落實落地,持續鞏固深化重點民生領域整治成果。(汪波 楊紫童 楊麗娟 張斌 李雅靜 楊仕喬 羅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