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眼見為實’的方式,充分保障了我們在企業治污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我們老百姓參與到環保整改工作中來,成為推進整改的‘監督員’,切身體會到了政府、企業與我們群眾真誠溝通的態度。”……近日,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相關部門組織投訴群眾參觀企業環境問題整改情況時,群眾紛紛為此次“開門整改”工作點贊。
此前,該縣某小區居民舉報附近的企業存在噪聲、粉塵污水污染等問題。收到群眾舉報后,縣紀委監委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所在鄉鎮和社區干部前往現場開展排查。經實地核查,該舉報情況部分屬實,隨即縣紀委監委督促各牽頭單位細化整治措施,抓好整改落實。
在生產車間、廠界圍墻安裝隔音板,新增廢氣收集處置裝置,新增降塵除硫噴淋裝置,新建污水收集沉淀池……在抓好企業整改的同時,該縣還堅持“開門整改”,組織群眾代表實地走訪查看企業整改情況,與相關部門、企業負責人進行溝通,對企業的提升整改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以“看、聞、問”方式檢驗整改成效。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是真心為民,誰在干損害群眾利益、國家利益的腐敗事,都逃不過群眾的眼睛。”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寧洱縣紀委監委將暢通信訪舉報渠道作為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有力抓手,把處理信訪舉報問題線索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了解村情民意和政治生態、推動系統行業治理貫通起來,廣泛公開“信、訪、網、電、微”、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等紀檢監察機關信訪舉報渠道,對黨員領導干部、公職人員紀律作風和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進行全方位、全覆蓋、全天候的監督,方便群眾反映問題、提供線索,促進紀檢監察監督與群眾監督同向同頻、貫通協同。
同時,按照“優先受理、快速辦理、及時反饋”的原則,既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又積極探索鼓勵實名舉報、規范信訪舉報秩序、提升群眾滿意度的方式方法,以開展實名舉報“小獎勵”的方式,持續釋放群眾監督“大效能”。
“起初,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舉報,沒有想到你們能那么重視,不僅幫我們小組追回了被侵占的林地,還給我發了500元的舉報獎勵,讓我們老百姓感受到了公平正義就在身邊,今天我特意給你們送感謝信來了……”
此前,一實名舉報人邊在獎勵金兌現領取單上簽字確認,邊滿意地對紀檢監察干部并表示,以后再發現損害黨和群眾利益的行為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反映。
面對群眾的感謝,該縣紀委監委第二協作區負責人介紹,“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承載著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待與訴求??h紀委監委多方聯動,在探索完善‘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片區協作等制度機制的同時,主動加強與行業部門協作配合,監督、監管同向發力,快速推動解決問題。”
群眾是最強大的監督力量。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把強化信訪監督作為健全監督體系的重要抓手,把好信訪舉報這一監督執紀的‘第一道關口’,做好信訪分析研判,切實把群眾舉報問題化解好處置好,把群眾合法權益維護好保障好,用實際行動和成效回應群眾期盼。”(畢海芬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