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入戶過程中,發現社區主要領導個人決定重大事項,低價出租集體資產,涉及金額較大,涉嫌違法,請工作組介入核查。”這是昆明市西山區委“巡紀審司”聯動會議上的一幕。
今年以來,西山區積極探索“巡紀審司”聯動模式,將巡察“政治體檢”、紀檢監察“日常體檢”、審計“經濟體檢”、政法“法治體檢”有機結合,制定區委巡察機構與紀檢監察、審計、政法等部門協同機制,加強過程聯動、規范線索移送、深化成果共享、強化組織保障等七個方面全過程、全鏈條協作,最大限度釋放巡察監督疊加效應,提升監督的廣度、深度和力度。
巡前,由區紀委監委、區委政法委、區委巡察辦、區審計局召開專題會議,協商確定聯動監督對象、重點監督領域和人員,制定工作計劃,建立聯動監督人才庫。由紀檢監察室主任兼任巡察組副組長,組建機動核查組,緊盯相關部門向巡察組提供被巡察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紀律、作風方面的問題線索、審計報告和政法系統政治督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帶著問題“巡”,瞄準重點“察”,有的放矢地做好巡前準備工作。
“我們探索建立問題線索聯審機制,巡察時,由巡察組及時將現場巡察發現的‘活情況’向相關部門通報,就重大問題定性聽取意見建議。相關部門對內容具體、反映集中、性質嚴重、需要及時處置的問題,靶向出擊、縱深突破,形成邊巡邊查問題線索并及時移交區紀委監委。”區委巡察辦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完成對全區137個黨組織的巡察任務,移交問題線索239件,推動立案108人、移送司法7人。
巡察后,該區聚焦巡察整改成效,采取“日常評估+集中評估”方式,推動巡察反饋問題真改實改。通過修訂新的評估辦法,梳理22項量化評估指標,采取多方聯評機制,對被巡察黨組織問題整改成效進行綜合量化打分,根據評估得分評定為“好、中、差”三個等次,并將量化評估結果報告區委,提高整改評估的針對性,推動形成發現問題、量化評估、整改提高的成果運用機制。十二屆區委通過多方聯評模式共召開檢查會、推進會89場次,推動解決問題5768個。
“我們將不斷加強巡察監督、紀檢監察監督、審計監督、司法監督的貫通協同,推動優勢互補,建立巡察整改長效機制,做實巡察‘通篇文章’。”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表示。(馬懿 何玉增 王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