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川水潺潺流過青石板橋,富民縣的楊梅樹上掛滿了紫紅油亮的果實,微風中彌漫著草木清香與人間煙火氣。在這片山水環抱的土地上,一場以“家風潤廉”為底色的基層治理實踐,正通過該縣紀委監委的引領,在村村寨寨掀起文明新風。
“父親常說,‘耕讀傳家’不是掛在墻上的字,而是腳踩泥土的踏實。”在富民縣羅免鎮“好家風 好家訓”首場宣講活動上,鎮黨委書記的一席話引起在場群眾共鳴。
面對家長們在子女教育中的困惑,黨員干部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和育兒實踐,分享實用妙招……一個個充滿“泥土味兒”的故事,讓抽象的家風概念變得生動可感,有力發揮了領導干部在家風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縣紀委監委聚焦黨員干部家庭,創新廉政教育形式,聚力把“家庭防線”筑成“反腐堡壘”。聯合縣婦聯在全縣開展廉政家風宣講活動,縣婦聯主席結合“全家腐”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腐敗給家庭、社會帶來的巨大危害;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圍繞廉潔紀律紅線,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詳細解讀;干部家屬代表走上臺前,分享持家守廉的心得感悟……通過接地氣的教育方式將“理論話”轉化為“家常話”、用“案中人”警醒“身邊人”,推動廉潔教育入腦入心。
針對紀檢監察干部,縣紀委監委打出“廉潔組合拳”:適時開展“家庭助廉日”活動,組織干部家屬參觀昆明市警示教育基地、觀看家風主題微電影;創新“廉政家訪+談心談話”模式,干部監督室帶著《家屬助廉承諾書》走進干部家中,與家屬圍坐嘮家常、話底線。切實幫助黨員干部系好家庭“廉潔扣”,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以清廉家風涵養清正黨風政風。
此外,縣紀委監委聯合多部門推動開展“送法進萬家暨引領婚育新風”主題宣講活動。宣講員通過情景劇表演、有獎問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互動形式,圍繞婚姻財產分割等熱點法律問題進行生動講解,并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喜事簡辦”的文明新風尚。“彩禮不是婚姻的‘標價’,幸福才是家庭的‘底色’。”新穎的宣講形式和貼近生活的宣講內容,讓群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新觀念。
現在,在富民,廉潔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法治成為一種文化自覺。永定街道的石窩鋪村,家家戶戶門口懸掛或栽插著一塊塊刻有好家風家訓的展示牌;羅免鎮麻地村的“清廉戲臺”上,正在上演村文藝隊編排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花燈小戲;款莊鎮多宜甲村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利用廣播、宣傳欄宣傳“紅白事簡辦,宴請控規模”等文明新風尚。
“以前覺得婚禮就得大操大辦,現在知道還有集體婚禮、公益婚禮這些有趣的婚慶模式。”“政策和法律不僅是約束,更是保護。”群眾在討論交流中,深刻感受到法治力量和文明新風。 (錢媛媛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