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時節,走進大姚縣三臺鄉核桃森林公園,滿眼皆是一片翠綠,古老挺拔的核桃樹郁郁蔥蔥,沉甸甸的青核桃掛滿樹枝,一群彝族婦女身著漂亮的彝族服裝在核桃樹下邊刺繡邊閑聊,孩童在旁邊嬉戲玩耍,繪就一幅綠美寧靜的和諧畫卷。
誰曾想到,這里曾經是垃圾場,集鎮上的很多垃圾因沒有集中的垃圾處理場而將垃圾傾倒于此,臭氣熏天,不僅沒人到此觀賞風景,更沒人愿意駐足休息,甚至要捂住鼻口匆匆而過。
大姚縣紀委監委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調研走訪時接到群眾反映,三臺鄉部分村莊垃圾亂倒亂堆現象突出。縣紀委監委及時將該問題反饋給三臺鄉黨委,督促鄉黨委認真抓好整改落實。鄉黨委認真分析研究后,迅速制定整改方案,細化整改措施,將昔日的“垃圾點”蛻變成如今的“旅游打卡地”。
近年來,大姚縣將移風易俗與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組織村組干部入戶走訪、座談了解,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人居環境整治“痛點”,村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牽頭制定《人居環境與移風易俗聯動整治方案》,將“門前三包”、婚喪喜慶辦理等要求納入村規民約,明確獎懲措施。建立“雙督查”機制,聯合住建、農業農村部門成立人居環境整治專項督查組,聚焦違規操辦婚喪喜事、環境污染、垃圾亂倒、污水亂排等問題開展監督檢查,著力查處鎮村組干部違反“四風”以及不擔當不作為等方面的問題,督促引導鎮村組干部擔當履責,率先垂范,將優美環境“塑形”與幸福生活“鑄魂”兩手抓,著力破除陳規陋習,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組顏值。
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該縣金碧鎮紀委創新推出“文明積分制”。村民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踐行移風易俗可累積積分,憑積分可兌換生活用品。縣紀委監委聯合縣文旅局編排小彝劇《移風易俗好處多》《家園煥新記》,生動展現了村民從亂扔垃圾、大操大辦到主動參與環境整治、踐行新風尚的轉變;三臺鄉組織黨員干部、鄉賢成立“清風宣講團”,深入田間地頭,用彝漢雙語講述人居環境與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趙家店鎮紫丘村則利用微信群、小喇叭、戶長會等形式,引導農戶開展增花、增樹、增水、增光、增特色的“五增行動”,實現村莊從“一處美”向“一片美”,“環境美”向“生活美”,“外在美”向“內涵美”轉變。
如今的鄉村道路干凈整潔、柴垛草堆井然有序、房前屋后綠樹成蔭……改變的不僅是“看得見”的成效,而是一步步從“環境美”到“精神美”的蛻變。(梁家禮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