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暑意漸濃。走進瀘西縣永寧鄉城子古村,清澈的河水汩汩流淌,古色古香的土掌房錯落有致,綠意盎然間,一道道蘊含廉潔元素的的景觀映入眼簾,吸引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駐足。
從普通小山村到如今的“網紅打卡地”,這一蛻變離不開該縣紀委監委推進的清廉村居建設。近年來,瀘西縣紀委監委堅持把清廉村居建設作為護航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將清廉村居建設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綠美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有效銜接,聚焦班子清廉、村務清亮、干群清爽、鄉風清朗、監督清明的“五清”目標,因地制宜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清廉村居,為鄉村振興增添清廉底色。
“‘干本分活、做正直人、干踏實事’是我家的家訓,我的父親時常告誡我們,一定要抵得住誘惑、守得住初心……”瀘西縣舊城鎮秧田沖村村民楊煥香介紹家訓背后的故事。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不斷挖掘本土優秀清廉資源,融合清廉人物、地方文化、家風家訓、鄉村振興等元素,通過“梳廉脈、編廉文、演廉戲、鋪廉路”等多種形式,指導各鄉鎮打造廉政景觀27處、清廉長廊9條、廉潔文化廣角1處,將清廉守正的人文景觀融入干部群眾生活,持續增強清廉建設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在向陽鄉小得落村,木質“廉”字背景、廉潔故事彩繪、海瑞廉潔故事畫框等廉潔文化元素巧妙融合,成為獨特風景。“廉旅融合”是瀘西縣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一大特色。該縣紀委監委結合村莊人文特點、自然景觀,因地制宜嵌入“清廉元素”,將廉政教育和休閑、娛樂相結合,營造了“寄廉于景、寓廉于樂、潤物無聲”的廉潔文化氛圍,讓村子既有“顏值”更具“廉值”。
清廉村居是載體,也是陣地。在全面推進清廉村居建設中,瀘西縣注重將廉潔文化建設融入鄉村治理各方面全過程。在白水鎮吾乃白村,依托“何現龍故居”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打造“紅廉”文化村居,以紅育廉、以紅融廉,引導干部群眾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廉潔基因。在縣城老街,以現代化多媒體表現形式,建成瀘西縣黨史、革命斗爭史陳列館,全面生動展示黨領導瀘西人民開展革命斗爭的光輝歷程……廉潔文化發揮春風化雨的作用,真正融入基層、走近群眾。(馬娟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