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寧縣文化和旅游局開展的“邊關黨旗紅·清風助振興”送戲下鄉惠民演出在田蓬鎮中廠村文化活動廣場熱情開演。這是該縣推進廉潔文化進鄉村、營造崇廉尚潔濃厚氛圍的舉措之一。

近年來,富寧縣紀委監委強化組織推動,各單位積極響應,不斷提高廉潔文化傳播力、覆蓋力、浸潤力,以陣地建設、教育宣講、文藝活動為抓手,深入推進廉潔文化進農村,全力構建清廉社會生態。
該縣深入挖掘本地豐厚的歷史傳承、傳統文化、鄉風民俗等廉潔文化“源頭活水”,大力盤活各鄉(鎮)陣地資源,將廉潔文化與鄉村治理相結合,在各村(社區)文化廣場、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村道街巷等場所,巧妙融入村規民約、家風家訓、清廉故事、廉潔漫畫等“廉”元素,通過打造廉潔文化“新地標”,串起清廉“風景線”,讓廉潔文化在鄉村多點開花、觸手可及。
依托各村(社區)學習陣地,縣紀委監委“富州清風”宣講團送課下鄉,選取少數民族干部結合民族地區實際,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民族語言到農村一線宣講黨紀法規、剖析典型案例、倡導移風易俗等,結合群眾視角、身邊故事講得入腦入心,讓黨員群眾坐得住、聽得懂、愿意聽。會同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縣委黨校、縣婦聯等部門開展廉潔文化“微宣講”,推出“紅色印跡”“清廉故事我來講”“民族諺語話清廉”“黨的創新理論我來講”等微黨課欄目。同時,通過召開“院壩會”“火塘會”“清風宣講會”等,面對面向群眾講述廉潔文化、清廉故事、家風故事,先后開展“涵養好家風 共筑中國夢”“談家風 話廉潔”等主題宣講10場次,讓群眾于耳濡目染之間受到“廉”文化的熏陶。
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是傳播廉潔文化的重要載體。富寧縣紀委監委堅持把“大主題”化為“小切口”,指導各鄉(鎮)從傳統文化、民俗文化中充分汲取“廉”基因,采用快板、小品、歌舞等藝術形式,將廉潔文化與傳統戲劇深度融合,精心編排了一系列戲曲、舞蹈、歌曲等作品,通過壯戲、歌舞、快板等多種藝術形式,將講故事、說政策、明道理有機結合,以“小舞臺”傳遞“大道理”,結合壯鄉一年一度的隴端節系列活動,將廉潔主題融入戲劇表演之中,組織優秀演員走進鄉村、學校、企業、社區,把“廉”戲送進千家萬戶……這些宣傳方式,讓黨員干部群眾在聽中學、在學中悟、在悟中行,使廉潔理念深入人心。(閆文杰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