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主任,還記得我嗎?有個事情想跟你反映一下。”2024年深秋的一天,茨開鎮茨開村的村民組長雙建榮給我打來電話。
“雙組長,怎么了?”我問他。
“我們小組有個村集體經濟銀行賬戶,每年都要被銀行扣掉年費和短信費,我想問問有沒有辦法把集體賬戶的錢存到私人的戶頭上,這樣就能省下這些費用了。”雙組長說道。
“你是想讓村集體的錢轉入私人賬戶嗎?萬萬使不得啊!這樣做不符合規定。”意識到自己有點激動,我便馬上調整了情緒后說道,“但是你說的年費和短信費的問題我會去問問,是什么情況我及時聯系你。”
“嗯,好的。”在他的應答聲中我掛斷了電話。
為了盡快解決問題,我立即撥通了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的電話。
“村民小組的集體銀行賬戶扣費這個問題恐怕不止雙組長他們才有,如果能夠想辦法減少扣費甚至不扣費就最好了。”對于我的想法,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深以為然。
“村民集體銀行賬戶扣費的問題解決了。”半年過去了,就在我以為這事不了了之的時候,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高興地跟我說:“半年前你跟我說的村集體經濟銀行賬戶扣費問題,我們納入了為民辦實事清單中,督促縣農業農村局跟進解決,現在已經為全縣35個村組股份經濟聯合社賬戶免了每月15元的短信費和每年300元的網銀年費,算下來一年能為大家省下16800元的扣費支出。”
“太好了,我得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雙組長。”我隨即撥通了雙建榮的電話告知了這個好消息,并讓雙建榮趕快查看一下賬戶。
“免了免了,我查了下確實沒有再扣費了。”電話那頭,我聽得出雙建榮的聲音里帶著激動。
回想自己到縣紀委監委的這五年,從昔日的懵懂到今日的知所問、循其道,有失落、有迷茫、有煩惱,但更多的是成就感,群眾的贊譽和信任對我來說既是一次肯定,更是一種鼓勵。群眾事無小事,我將繼續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為群眾排憂解難,堅持“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落實”,用實際行動回報群眾的肯定和信任。(貢山縣紀委監委 張齊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