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服務區感覺非常漂亮,古樹、清泉、奔涌的金沙江盡收眼底,起初我還以為是個旅游景點呢。我們在這里品嘗到了多種當地特色小吃,整體體驗非常棒。”近日,駐省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在進行“體驗式”監督時,四川游客對國道215線水簾洞服務區由衷贊嘆。
近年來,駐省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立足職能定位,整合“室組地”監督力量,聚焦服務區改擴建、安全、運營等方面,緊盯公路項目中易發多發的工程招投標、專項資金使用等廉政風險點,綜合運用會商研究、檢查督導、通報曝光、約談提醒、走訪等方式,貫通協同“四項監督”機制,壓實相關部門責任,促進交通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卻極大地影響游客的出行感受。比如,服務區供水是否穩定?充電樁設置是否足夠?廁所是否保持清潔?工作人員是否使用熱情、得體的語言?”駐省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各級紀檢監察機構緊盯細微處,開展走流程、解難題、優服務“體驗式”監督。聯動職能部門,開展“嵌入式”監督,通過列席會議、實地體驗等途徑,了解高速公路路況服務質量、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從工作作風入手,查找潛在的風險和薄弱環節,通過個別談話、會商等方式,與關鍵崗位人員進行常態化的談心談話,深入了解相關工作人員是否遵守規章制度,是否存在玩忽職守、推諉責任、弄虛作假的問題。
針對服務設施基本功能不全、管理水平不足、服務質量需進一步提高等問題,紀檢監察組將問題反饋至省交通運輸廳及其職能部門,“臺賬式”跟蹤問效,推動建設標準、監督管理辦法的出臺。督促相關責任主體在設計階段就將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元素納入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服務區建設一并考慮,在生態敏感區域,設計建設生態步道、觀景平臺等低沖擊的交通設施。
針對云南交通出行周期性強、時段集中,旅游群體人數眾多的特點,紀檢監察組在春節、五一、國慶及寒暑假等重要時間節點,組成“交叉”檢查組和“推磨式”檢查組,深入高速公路服務區、卡點,督促各責任主體調整優化地鐵、機場快線的運營時刻,完善其他火車站、機場周邊公共交通覆蓋,提升出行接駁換乘效率,滿足廣大旅客經濟便捷交通需求。
“在駐省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的監督推動下,我們制定了實施了高速公路服務設施建設指導意見、路況服務質量考評實施細則。明確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打造‘平急兩用’‘交旅融合’的綜合服務區。”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交通運輸“綠色人文”底色更濃,讓“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帶給游客的真實觸感更有溫度、更加具象。
在嚴格的監督和保障機制下,省交通運輸廳加強了高速公路服務設施的建設指導工作,制定《云南省高等級公路服務設施監督管理辦法》,聯合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出臺了《云南省高速公路路況服務質量考評實施細則》。省公路局對普通國省道公路服務區進行升級改造,設置人性化服務設施,大滇西旅游環線、國道320及一條條綠美公路形成了一張張“流動的綠色生態名片”。省交投集團公司以“通道+”的思路推動全省路網資源和自然資源、口岸、園區、數智等融合發展,推動云南省超1萬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成功打造出了一批百佳服務區、全國高速公路旅游特色服務區以及高質量等級旅游景區。
下一步,駐省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將壓實職能部門責任,持續深化“紀巡審”聯動監督機制,督促探索交通支持旅游、遠期旅游反哺交通的發展路徑,并重點解決運營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確保監督成果能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惠民效益,讓“交通線”真正成為帶動鄉村振興、促進文旅消費的“共富線”。(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