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趙江(中)在水城區政務服務大廳了解惠民補助資金發放情況。楊俊淇 攝
凌晨的街頭,寒意正濃。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趙江帶著專案組同志,剛抵達涉案人員藏匿地,便馬不停蹄地開展工作。經過與多部門的協同作戰,當天便成功將涉案人員帶回六盤水。這樣“日行千里”的辦案,對趙江和專案組而言并非個例。
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8年時間里,趙江一直奮戰在辦案一線。他用腳步丈量責任,用實干詮釋擔當,牽頭或參與辦理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100余件,指導處置、核查各類問題線索500余件,推動挽回經濟損失6000余萬元。今年7月,趙江被評為貴州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
克服“本領恐慌”,成為辦案能手,他用拼搏書寫忠誠
2017年底,趙江從檢察機關轉隸到水城區紀委監委,面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新業務、新要求,他一時陷入“本領恐慌”。看著身邊同事熟練地梳理線索、開展核查,趙江非常著急。老同志安慰他:“熟悉紀檢監察工作需要有個過程,熬上幾年就能上手。”趙江卻認為:“工作容不得‘慢慢來’,業務不熟是對職責的辜負,必須盡快補齊短板,絕不能拖團隊后腿!”
為了快速提升業務能力,趙江購買了數十本業務書籍,辦公室的燈常常亮到深夜。他把歷年典型案例卷宗找出來,逐頁研讀、對比分析,從談話技巧到筆錄制作,從證據固定到定性量紀,每一個環節都反復琢磨。書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寫滿重點知識的多個筆記本,見證著他的鉆研與付出。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就揣著筆記本,挨個辦公室向領導和業務骨干請教,連在食堂吃飯的間隙,也在與同事探討辦案思路。“當時,總覺得時間不夠用,連吃飯都覺得是‘浪費時間’。”回憶起那段學習時光,趙江的眼神里滿是堅定。
憑借這股不服輸的拼勁,趙江的業務能力突飛猛進。與此同時,他積極參與案件查辦,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錘煉本領。從線索初核到談話突破,從證據固定到案件移送,每一個環節他都精益求精,很快成長為單位的業務骨干。他還將自己的辦案經驗和學習心得整理成冊,撰寫了審查調查談話思考、筆錄制作要件要素思考等10余篇工作感悟,為新入職的紀檢監察干部快速適應崗位提供借鑒。
2018年的一天,水城區紀委監委接到群眾舉報:8年前,某村多名村民的危房補助款被村干部截留克扣。由于案件時間跨度長、涉及人員多,且部分當事人已外出務工,取證難度很大。在問題線索分析會上,有人提出:“這么多年過去了,相關證據可能早就滅失了,要不先放一放?”趙江立場鮮明:“群眾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再難也要查到底!”
隨后,趙江帶領同事們直奔涉事鄉鎮,一頭扎進堆積如山的檔案資料里,逐頁翻閱危房改造村民信息、補助款發放清冊,梳理出關鍵線索。為了核實情況,他們吃住在村里,白天頂著烈日進村入戶,晚上在臨時辦公點整理材料。遇到村民不在家,他們就利用早晚時間上門;碰上村民不理解,就耐心解釋政策,打消對方顧慮。
村里的取證剛結束,趙江又帶著辦案人員奔赴外地,尋找外出務工的當事人取證,拿到了多名村干部截留挪用危房改造補助金、私分低保補助款的關鍵證據。最終,涉案干部均受到嚴肅處理,被截留的款項也全部追繳并退還到村民手中。
“紀委監委的同志不僅在村里蹲點調查,還特意跑到外地核實,真是把我們的事放在了心上!”一名領到補助款的村民激動地說。
破除“人情干擾”,堅持秉公辦案,他用初心守護正義
紀檢監察工作不僅要面對各種疑難復雜案件,還有各種人情干擾甚至威脅利誘。對此,趙江始終堅守原則底線,用“不怕得罪人”的勇氣,守護著黨紀國法的威嚴。
有一次,趙江參與辦理一起國企領域領導人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案件,調查對象家屬多次找他說情被拒絕后,便給他發來恐嚇短信:“你家的情況我都清楚,別把事情做太絕!”緊接著,又有人前來“勸說”:“對方家族勢力大,你只是個拿固定工資的,沒必要這么拼命,還是多為自己的將來想想吧。”
趙江嚴肅地回應:“查辦案件不是‘過家家’。與其花時間來勸我,不如讓他主動交代問題,爭取寬大處理。”
家人很為趙江的安全擔憂。他耐心安慰愛人:“這些人搞恐嚇,說明他們心虛。你見過警察怕小偷的嗎?放心,我會保護好自己,也會堅守好崗位。”在他的開導下,家人逐漸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
為了查清該案事實,趙江和專案組的同事一起,創新工作方法,以“項目資金走向”為突破口,聯合審計、發改、稅務等部門人員力量成立工作組,對涉案企業的工程項目、銀行流水進行全面核查,掌握了調查對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關鍵證據。同時,趙江多次與調查對象談話,從黨紀國法、家庭責任等方面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調查對象在確鑿的證據和耐心的思想教育下,如實交代了違紀違法事實。
在查辦一起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違紀違法案件時,趙江又遇到了新的挑戰。該審查調查對象在司法系統工作10余年,辦理過多起案件,具有很強的反調查能力。他不僅收受財物的手段隱蔽,而且在得知行賄人被談話后,與對方串供。被留置后,他自恃熟悉法律法規,面對辦案人員的提問,要么沉默不語,要么答非所問,甚至故意激怒辦案人員,妄圖打亂調查節奏。
“越是難啃的‘硬骨頭’,越要啃下來!”趙江和同事們重新梳理案情,制定詳細的調查方案。一方面,加大外調力度,對審查調查對象辦理過的案件卷宗逐一審查,從中尋找趨利性執法背后的權錢交易線索;另一方面,深入涉案企業核實情況,同步開展其他關聯問題的調查取證。經過20多個日夜調查取證、200余次談話后,辦案人員掌握了400余份證據材料。“我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只要扛過去就沒事了,沒想到你們還是能夠查清事實。”當審查調查對象得知自己的問題已被全部掌握時,瞬間崩潰,如實交代了收受多人錢款、挪用公款等違紀違法事實。
做好案件查辦,耐心教育感化,他用真情重塑新生
“查辦案件不是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讓違紀違法人員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這是趙江始終堅持的辦案理念。在他看來,紀檢監察干部不僅是“打虎拍蠅”的勇士,更是挽救問題干部的“醫生”。
2021年,水城區紀委監委收到公安機關移交的某國有企業工作人員收受他人錢款的問題線索。在第一次談話時,調查對象表現得十分配合,主動交代了此前已經在公安機關供述過的違紀違法事實,并一再保證“沒有其他問題”。
但隨著調查的深入,專案組發現該調查對象與其他商人存在不明經濟往來。在后來的談話過程中,趙江沒有急于追問這些不明經濟往來的原由,而是先肯定了對方前期主動交代問題的態度,然后從黨紀法規、政策解讀等方面入手,向其講清楚“主動交代”與“欺騙組織”的本質區別以及對應的處理結果。“組織給你機會,是希望你能正視錯誤、主動改正,不要因為一時僥幸,錯失寬大處理的機會。”趙江的話讓調查對象逐漸消除了僥幸心理,主動交代了多起違紀違法行為。
在辦理上級指定管轄的一起案件時,趙江了解到,調查對象患有多種基礎疾病,且抵觸情緒強烈。為了確保談話順利進行,他連續幾個晚上加班加點,根據調查對象的身體狀況、心理特點,先后調整修改談話方案、安全預案10余次。在談話過程中,他關心對方的身體狀況,傾聽對方的想法,用同志式的交流方式,逐漸拉近與調查對象的距離。“我知道你現在心里不好受,但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只有正視錯誤,才能解決問題。”趙江的耐心疏導,讓調查對象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抵觸情緒慢慢化解,主動配合完成了談話工作,案件得以順利推進。
“紀檢監察工作既要雷霆萬鈞,又要春風化雨。”這是趙江常說的話。當被問及為何如此付出時,他堅定地說:“每查清一個案子,就可能挽救一批問題干部、贏得一片民心。”(通訊員 羅先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