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龍巖市紀委監委吸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閩西紅軍學校經驗,在辦案一線開辦紀檢監察干部“隨營學校”,以干代訓、以案練兵。圖為該市紀委監委“師徒幫帶”導師組織學員分析案例。 郭俊龍 攝
前不久,福建省龍巖市紀委監委青年志愿者們來到結對共建的連城縣廟前鎮革命基點村水北村,圍繞學習貫徹新修改的監察法及其實施條例,就地搭起“清風課堂”。村民老羅笑著說:“原來村干部也是監察對象,紀檢監察就在咱老百姓身邊。”
厚植文明沃土,滌蕩廉韻清風。龍巖市紀委監委堅定傳承閩西蘇區“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紅色基因,將機關黨建與紀檢監察業務深度融合,用為民初心詮釋新時代紀檢監察機關的文明內涵。今年5月,龍巖市紀委監委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政治鑄魂,淬煉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
紅色古田,薪火相傳。“這里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成長的地方。”8月1日清晨,龍巖市紀委監委某專案組臨時黨支部全體黨員循著鏗鏘軍號,來到古田會議舊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聲情并茂的現場教學中,汲取從嚴治黨治軍的歷史智慧。
臨時黨支部書記、市紀委監委第九審查調查室主任黃啟松說:“專案組人員來自不同部門或地方,我們要把堡壘筑在火線,確保專案方向不偏、底線不失、節奏不亂。”
龍巖市紀委監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鑄魂+賦能”協同推進,充分運用閩西紅色資源加強政治教育、黨性教育,在辦案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有效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在正風反腐實踐中淬煉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反腐敗斗爭較量的是意志、勇氣,考驗的是智慧、本領。2023年6月,龍巖市紀委監委吸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創辦閩西紅軍學校的歷史經驗,在辦案一線開辦“隨營學校”,打造“學、教、研”為一體的紀檢監察干部課堂。目前,“隨營學校”已開辦8期培訓班,156名學員接受培訓,一批“辦案新兵”逐漸成長為“業務尖兵”。
調研走訪,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與紀檢監察工作貫通融合
“沒想到不用跑腿,高齡津貼就到賬了!”8月27日,在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西片村,村民李老伯笑著對前來回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說,前段時間鎮干部上門宣講政策,并幫助其辦理了高齡津貼,既省心又貼心!
龍巖市紀委監委傳承弘揚毛澤東才溪鄉調查光榮傳統和“四下基層”優良作風,在全市深入開展“三訪三問三查”農村調查,通過訪農情、問計于民、查村莊發展實況,訪農事、問需于民、查群眾急難愁盼,訪農戶、問效于民、查基層干部作風,進一步摸清摸透村情民情,找準基層監督中的難點癥結,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去年11月,龍巖市紀委監委干部在永定區湖坑鎮開展“三訪三問三查”農村調查時,不少村民反映高齡津貼發放存在手續多、周期長等問題,該市紀委監委隨即將其列入問題清單,督促相關部門限期整改。永定區運用“數據驅動+服務融合”模式,探索建立“免申即享”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高齡津貼發放的精準度和效率。市紀委監委聯合市民政局舉一反三,在全市開展養老服務突出問題整治,推動制定出臺關心關愛特殊困難群眾等措施,構建覆蓋市縣兩級的常管長效防護網。
一項項舉措、一件件實事,得益于一次次深入群眾的調研走訪。龍巖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首責,把群眾關心關切作為文明創建的切入口和落腳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與紀檢監察工作貫通融合,把監督執紀的“力度”轉化為民生“溫度”,用文明創建的“高度”,托舉老區人民幸福的“厚度”,以紀檢監察高質量發展彰顯文明創建成果。
針對農村小型工程建設項目“微腐敗”易發多發問題,該市紀委監委堅持用改革的思維謀劃工作、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問題,依托福建省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的直播功能,在全市推行村級小型建設項目“陽光直播”,并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聯合市發改委等部門制定出臺關于實行“全過程監督”機制深化農村小型工程管理的十三條措施,進一步推動農村小型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村級小型工程建設項目“陽光直播”2626場次,推動查處涉及村級工程領域問題89件122人。
企業的痛點就是紀檢監察機關監督的發力點。該市紀委監委將監督護航全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納入政治監督重要內容,創新建立由100家具有代表性企業和10個重點市直部門組成的營商環境“雙監測點”,在全市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打深井”式監督,2024年以來,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210份,推動建章立制558項,督促重點行業主管部門切實扛起主體責任,構建“監督、整改、治理”工作閉環。
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是老百姓期盼的實事,是關系黨的執政根基的大事。今年以來,龍巖市紀委監委在全市深入開展“百村整治”行動,從全市集體“三資”規模大、村情相對復雜的重點村(社區)中選取百村破題攻堅,以百村帶千村,推動解決農村快件寄遞難、供水保障水平不高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66個,讓群眾看到新變化、獲得新實惠。
激濁揚清,營造崇廉拒腐的濃厚氛圍
近年來,龍巖市紀委監委深入挖掘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龍巖考察調研留下的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以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為主線,建成古田廉政教育中心,并統籌用好各類紅色遺存舊址,打造本土特色鮮明的“清風龍巖”教育矩陣,每年接待200余萬人次前來參觀學習。
“我們堅持正面引領和反面警示相結合,既挖掘培樹一批立得住、看得見、夠得著的正面典型,充分發揮先進人物的示范帶動作用,又及時公布并深刻剖析各領域黨員干部腐化墮落的典型案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營造崇廉拒腐的良好氛圍。”龍巖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以來,全市共通報61個清風正氣典型事例、112起不良習氣典型問題,拍攝制作多部警示教育片,讓廣大黨員干部學有榜樣、行有鏡鑒。
該市紀委監委堅持將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落實到監督執紀執法全過程,讓被審查調查對象打開心結、放下包袱、坦然面對,有效消除怨氣、弘揚正氣。前不久,在查辦一起指定管轄案件過程中,專案組以人為本,做深做實思想政治工作,促使被審查調查對象認罪認罰,取得良好紀法效果。
祛邪必須扶正,激濁方能揚清。龍巖市紀委監委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把約束懲治與激勵保護結合起來,積極穩妥開展澄清正名工作。2024年以來,全市共為40名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對56名處理處分影響期滿且做出實績的干部審慎提出不影響使用意見,旗幟鮮明為擔當有為者撐腰鼓勁、讓清白干事者輕裝前行。(通訊員 朱田夫 傅彤 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