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紅塔區紀委監委組建5個政治生態蹲點調研組,通過構建“選題、破題、答題”的調查研究工作閉環,分批分級分領域,采取“蹲點式”調研方式開展政治監督,推動全區政治生態持續凈化優化。
如何確定選題,是開展好政治監督的第一步。紅塔區紀委監委堅持聚焦紀檢監察實踐中最需要關注、最需要力量破解的難題發力。
“我們從信訪舉報、網絡輿情、下沉走訪中廣泛搜集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民生痛點、難點、熱點,在梳理日常監督檢查、案件查辦、巡察等發現的集中性問題基礎上,結合紅塔區實際特別是清廉紅塔建設實際謀劃安排,最終選取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區政務服務局等5家單位開展蹲點調研。”紅塔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道。
為讓蹲點監督精準有效,該區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監督職責,入駐前由人大、政協、區委巡察機構、審計部門等根據上級單位反饋、日常監督、專項監督情況提供問題底單。同時,要求各工作組開展類案分析,找準癥結成因,推動相關職能部門舉一反三開展自查自糾,形成本行業領域的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從“小切口”破題,制定個性化蹲點方案。
“你單位黨組是如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決策部署的?作為單位‘一把手’,請你說一說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和廉潔履職用權的情況?”……工作中,紀檢監察干部堅持政治建設與業務建設相結合、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將調研重點細化為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執行情況、黨內政治生活開展情況、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情況等8類37項指標,靈活運用個別談話、現場跟進、數據分析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開展調研,精準繪制被評價單位政治生態“全景圖”和班子成員“立體像”。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及時做好調研“答題”的文章,形成政治生態調研報告,建立問題清單,明確解決措施、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對癥“開方抓藥”,跟進推動問題解決。與此同時,不斷建立健全調研成果應用轉化機制,推動調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決策部署、工作舉措、制度機制,助推紀檢監察工作提質增效。
“全面深入開展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持續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重要抓手。”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探索構建可操作、可量化的政治生態分析研判評價體系,把政治生態研判工作貫穿于日常監督全過程、各方面,形成常態化、長效化運行機制,實現政治生態研判與日常監督工作雙融合、雙促進、雙提升。(宋婕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