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來永仁,就是爬爬方山、吃頓菌子、摘點果子就走了。現在不一樣了,可以玩的地方多了,配套設施完善了,民宿也很有特色,我們這次打算住上一陣,好好體驗一下這里的慢生活。”來自成都的游客張女士對永仁縣的旅游變化贊不絕口。從短暫的“一日游”到駐足的“半月居”甚至“常年住”,折射出永仁縣紀委監委以監督之力撬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永仁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民族文化,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著力打造“陽光永仁·四季康養·自在宜居”文旅品牌。永仁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緊盯文旅產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強化監督,打通制約產業發展的“中梗阻”,助力“四季康養”品牌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金色名片”。
在文旅品牌建設過程中,縣紀委監委創新構建“三單聯動”監督機制,建立“陽光康養”重點任務清單,梳理文旅項目廉政風險清單,形成問題整改跟蹤問效清單,以有效的工作閉環為文旅產業發展清障疏堵。在確定對方山景區進行改造提升后,縣紀委監委聚焦項目立項審批、招標投標、要素保障協調、矛盾糾紛化解等環節開展“嵌入式”監督,壓實部門和“一把手”各方責任,保障方山森林康養旅游開發項目歷時近半年就實現了投產運營。經過提升改造,方山景區僅2024年接待游客64萬余人次、創收850萬元,成為州內名副其實的4A景區和極具影響力的文旅規上企業。以方山為代表的景區“重塑”,帶動了宜就龍潭、外普拉、蓮池溪谷、銀杏莊園等旅游產品的發展,加上清廉村居建設的聚力賦能,一批農文旅、廉文旅鄉村休閑觀光路線的打造和呈現,讓游客在永仁深度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文旅市場的規范有序是產業興旺的關鍵,該縣紀委監委以“蹲點式”“體驗式”監督查找盲點、堵點、痛點問題,并督促推動市監、文旅、公安等部門建立健全聯合執法機制,緊盯交通秩序、環境衛生、社會治安、旅行社經營、餐飲住宿行業等重點環節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著重糾治虛假廣告宣傳、導游誘導、脅迫游客消費、隨意漲價宰客等旅游市場頑瘴痼疾,持續凈化文旅市場環境,不斷優化旅居游客體驗感。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還著眼于文旅產業開發保護和效益問題,充分調動機關6個監督單元力量,通過列席會議、談話提醒、跟蹤問效等方式,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落實監管和保護的職能職責,同時對產業發展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及時查偏糾正;組織7個鄉鎮紀委和63個村務監督委員會對自然景點管理保護、鄉村民宿、農家樂等農文旅項目建設和運營進行全程監督,確保文旅資源資產在“最后一公里”實現廉潔高效、陽光透明。
在縣鄉村三級監督力量加持下,永仁“旅游+”系列創新業態蓬勃生長,依托“千年賽裝節”非遺資源打造沉浸式文旅綜合體,“旅游+療養”“旅游+研學”“旅游+體育”等文旅融合實踐不斷出新,為旅居人群打造康養社區,為外來的老年旅居人員建立健康管理檔案、提供駐點療養服務等舉措吸引了更多旅客;承辦省、州各類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能力不斷提升,確保旅居人的“第二故鄉”魅力只增不減。2024年以來,全縣共接待外地游客189.52萬人次,旅居康養人口2萬余人。
“監督既要清障也要護航,我們將持續完善監督機制、創新監督方式,讓陽光康養的文旅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永仁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在這片被陽光眷顧的土地上,監督之力正轉化為發展動能,書寫著“四季皆景、全域可棲”的文旅新篇。(李文艷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