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關縣首季“寸金”黃瓜迎來上市高峰。走進縣城夜市街,各個蔬菜攤位前,一根根青翠誘人的“寸金”黃瓜堆疊成小山,散發出特有的清香,吸引眾多市民駐足選購。
“這個黃瓜,我家里老人小孩都很喜歡,這次我買了十幾斤,打算分給親戚朋友嘗嘗。”市民馬大姐全家都是“寸金”黃瓜的忠實粉絲,每年夏天家里餐桌上總是少不了這青翠的身影。
作為大關縣的明星產品,“寸金”黃瓜因個體小巧、皮薄肉厚、口感脆嫩清甜、綠色健康的品質特點而遠近聞名,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全縣種植面積1500余畝,年產量達2400余噸,產值1560余萬元。小小“寸金”黃瓜不僅豐富了居民菜籃子,也為當地菜農鋪就了一條增收致富新路徑。
為守護好群眾致富“金鑰匙”,大關縣紀委監委積極履職,靈活運用“室組地”三級聯動監督模式,結合片區協作工作機制,緊盯“寸金”黃瓜產業獎補、技術培訓、生產銷售等關鍵環節架設監督“探頭”,著力疏通影響產業發展壯大的“痛點”“堵點”。
天星鎮祥云村地處洛澤河邊,日照充足、水資源豐富,是“寸金”黃瓜的主要產區。此前,該縣紀委監委在該村開展走訪時了解到,部分種植戶因缺乏技術指導,擔心黃瓜掛果率、品相等問題影響生產銷售。工作人員立即將問題反饋至縣農業農村局和鎮黨委,督促組織農技人員“送技下鄉”,并通過建立與電商平臺合作、加強與各地批發商及零售商的聯系等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為菜農紓困解難。
“今天要摘的600斤黃瓜都已經被提前預訂了,一部分運往昭通市區,另一部分運到縣城供給電商直播團隊。”祥云村蔬菜大棚內,種植戶唐大哥一邊采摘黃瓜,一邊高興地算著賬:“我家6畝黃瓜,一年產兩季,今年總收入應該可以達到在8萬元以上。”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介紹道,近年來,縣紀委監委將護航特色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領域監督的重點內容,深化“室組地巡”聯動,聚焦筇竹、翠華茶、無公害蔬菜等本土特色產業項目資金發放、農技培訓等惠農政策落實情況,深入田間地頭走訪,傾聽群眾訴求。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緊盯村干部作風這個關鍵,通過整合村級監督力量、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小微權力”運行清單等舉措,為產業發展構筑堅實的清風屏障。
針對督查發現問題,該縣深化運用“一臺賬、兩清單、雙銷號、雙問責”監督工作機制,通過“抄告”“派單”等方式及時對鄉鎮和職能部門進行“雙反饋”,督促限時整改到位,針對短板漏洞,及時建章立制、深化標本兼治。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在鄉村振興領域共發現問題53個,已整改到位42個,推動建章立制3項。(唐睿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