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翠華鎮金海村的千畝桃園里,黃桃、油桃、水蜜桃等各種桃子沉甸甸綴滿枝頭,粉紅、艷紅、金黃的桃子彌漫著醉人的果香。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分裝、搬運,整個桃園唱響著甜蜜的“交響曲”。
“我們的桃子皮薄,果肉豐厚,果型好甜度高,纖維含量低,果香濃郁,很受市場歡迎,每到縣城夜市銷售時,很快就被搶售一空。”張大姐一邊對前來了解情況的紀檢監察干部激動地說道,一邊熟練地在樹上采摘桃子。
大關縣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賦予了桃子種植的天然優勢。翠華鎮金海村種植各類桃子1500余畝,年產量300余噸,帶動全村280余戶農戶增收致富。金海桃以其果肉細膩、汁水充沛、色澤鮮艷、甜度高等特點而聞名。小小桃子,已經成為金海村富民強村的“金名片”。
為切實守好群眾增收致富“黃金果”,大關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室組地”聯動監督優勢,深入開展“嵌入式”監督,結合片區協作工作機制,緊盯桃子產業發展、項目實施、技術指導、生產銷售等關鍵環節跟進監督,全力打通桃產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
此前,縣紀委監委在該村開展走訪時了解到,部分果農因為沒有種植經驗,又缺乏專業技術指導,擔心出現掛果率低、果型差、果肉品質不高等問題影響銷售。工作人員立即將該問題向縣農業農村局和鎮黨委進行“雙反饋”,督促職能部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有針對性開展技術指導,推動桃子優果率大幅上升。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將護航特色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領域監督的重點內容,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監督模式,聚焦特色產業項目實施、資金發放、惠農惠民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全鏈條監督,有力護航特色產業發展。
“我們始終堅持綠色種植理念,采用物理、生物防治等技術,通過人工疏果,適時套袋保護果實免受蟲鳥侵擾,最大限度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并精準把控采摘時間,確保桃子以最美的‘姿態’走向消費者,現在,每年一上市都供不應求。”金海村村集體經濟負責人表示。
為進一步提升監督質效,該縣紀委監委積極構建“監督+服務”模式,針對部門農戶反映銷售渠道窄等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通過聯系“竹香大關”“李子哥”等網絡直播平臺并聯系本地和外
地經銷商及零售商等方式,構建“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同時,積極融入文旅康養理念,以“水果采摘”消費模式吸引不少游客前來體驗,著力破解銷售“瓶頸”,為果農紓困解難。
“從枝頭到舌尖,從生產到市場,我們堅持特色產業發展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為全縣特色產業發展不斷注入‘廉動力’,以產業旺助鄉村興,不斷繪就鄉村致富美景。”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王國鋒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