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南華縣連綿起伏的松林在雨水的滋潤下煥發出勃勃生機,各類野生菌破土而出。南華野生菌交易市場人頭攢動,蔥菌、松茸、雞樅、牛肝菌等各類野生菌應有盡有,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菌子的清鮮氣息。
隨著野生菌上市量逐日攀升,群眾嘗鮮熱情高漲,但誤采誤食引發的食品安全風險也隨之增加。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南華縣紀委監委將預防野生菌中毒作為監督重點,以“室組地”聯動監督模式,壓緊壓實各方責任,為群眾筑牢從“山頭”到“餐桌”的全鏈條安全防線。
“你們賣著些什么野生菌?烹煮多長時間?鎮上和村委會有沒有宣傳預防菌子中毒知識?”縣紀委監委聯合市場監管、衛健等部門成立專項監督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直奔農貿市場、學校食堂、餐館飯店等關鍵場所,重點檢查野生菌銷售臺賬、餐飲單位加工流程、宣傳警示標識張貼等情況。監督組還特別關注山區集市、公路沿線流動攤販等監管薄弱環節,對發現違規銷售不明野生菌行為當場責令整改。
“老表,不認識的菌子吃不得噶!”“曉得呢,村里的廣播天天講著呢!”五街鎮的駐村干部在村子里走村串戶宣傳預防野生菌中毒常識。
針對農村地區留守老人兒童多的特點,縣紀委監委督促各鄉鎮用好“土辦法+新手段”,一方面要求各村組利用群眾會、火塘會、村廣播等渠道,廣泛宣傳野生菌識別知識和中毒救治常識;另一方面,要求村組干部、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敲門宣傳,在村口小賣部張貼中毒案例警示畫,確保防控知識家喻戶曉。
同時,監督推動縣融媒體中心制作通俗易懂的短視頻、順口溜等宣傳片,通過“村村響”廣播、抖音平臺等媒介擴大傳播覆蓋面。截至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和鄉鎮發放宣傳資料8000余份,召開各類宣傳會議450多場次,檢查餐館、酒店300余家。
在應急準備方面,縣紀委監委駐縣衛健局紀檢監察組緊盯醫療救治關鍵環節,督促各級醫療機構配齊急救藥品設備,開展醫務人員專題培訓。推動建立野生菌中毒事件快速報告機制,要求各鄉鎮衛生院發現疑似病例必須第一時間上報,確保中毒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夏麗鳳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