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山腳下、溪水潺潺、斑駁光影,如詩畫般映入眼簾的,是坐落于寧洱縣民政村的咖啡莊園。
“之前施工進度遠不如預期,上次和你們反映以后,就有相關工作人員來落實解決。現在營業了,經常有各地游客到這里來品咖啡、買咖啡豆,產品供應有了被催著‘上架’的勢頭。”咖啡莊園負責人滿臉笑意地介紹道。
近年來,寧洱縣聚焦咖啡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方位推進咖啡“一縣一業”產業項目,著力將咖啡產業建成農民增收致富、縣域經濟持續發展的又一個主導產業。
“建設咖啡莊園,既開拓本土咖啡銷路,拉動地方經濟,也為寧洱的文旅產業發展打造了特色‘名片’。”縣茶葉和特色生物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寧洱縣咖啡莊園建設是對咖啡文化和旅游產業互聯互動的生動探索,現有咖啡莊園均在本地注冊,極大程度確保投資、產值、稅收、就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為更好保障寧洱咖啡從“種子到杯子”“種植到消費”的“莊園實踐”,切實贏得經濟發展主動,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將監督“探頭”嵌入項目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鏈條,著力紓解發展中的堵點、難點、痛點。
“項目實施進展如何?運營過程中還有什么困難?”在民政村咖啡莊園項目推進中段,針對部門間協調放緩、施工效率不高等問題,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機構監督“探頭”作用,運用“‘室組地’+職能部門”聯動監督機制,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項目建設一線,通過列席項目決策會議、暢通問題線索反映渠道等方式,系統排查政策措施落實、資金管理使用規范、工程建設程序合規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監督保障下,當地政府搭建起以“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寧小豆咖啡莊園、淳樂咖啡莊園、遠山咖啡莊園等3個莊園項目建設和運營,帶動1家縣級國有企業、3個民營咖啡企業、20余個專業合作社共同參與運營,在投資、消費、文旅等方面產生積極拉動作用。
同時,縣紀委監委通過查閱臺賬、走訪座談、數據比對等方式,開展“下沉式”監督,督促縣茶特中心做好方案編制、科研編制、項目實施和運營管理,推動縣鄉村振興局管理好涉農整合項目的編制、評審、報批工作,推動縣財政局對資金籌集、下達、監管工作嚴格把關。
據悉,通過咖啡莊園項目建設,預計解決就業百余人次,咖啡研學人口年接待量將突破兩萬余人次。(呂高琪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