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村干部權力小,偶爾為親友辦‘小事’無人管,但案例警示我們,權力再小,私用必懲……”在楚雄州牟定縣共和鎮“紀法小課堂”上,天山村黨總支書記學習完村干部優親厚友典型案例后,深有感觸。
村社干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也是違紀違法問題易發多發人群。牟定縣紀委監委堅持在村社干部警示教育上下功夫,“量身定制”警示教育套餐,切實構筑“不想腐”的思想堤壩。
“近幾年,我們嚴肅查處了一批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通過這些反面教材‘精準滴灌’,用同類事警醒同類人,打好拒腐防變‘預防針’。”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精選鄉村振興、惠農補貼、集體“三資”等領域的典型案例,組織村社干部學習研討、對照自查,深化以案為鑒、以案明紀、以案說法。
為前移關口“治未病”,牟定縣紀委監委把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常態化開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學習、廉政提醒談話、上廉政黨課、以及組織參加職務犯罪庭審旁聽等活動。不斷豐富學習教育內容和方式,開展每月“紀法小課堂”和農村固定黨日“廉潔我來說”等活動,通過有針對性的紀法學習、案例剖析、感悟交流、“廉行”分享等方式,實現“短平快、小而精”精準滴灌,讓村社干部愿意學、學得進、有所悟、促其行。
警示教育不僅需要反面案例敲警鐘,也需要正面引導提正氣。縣紀委監委深挖本地民族文化、紅色文化中的勤廉元素,將“紅廉文化主題公園”、清廉村居、畢昌杰革命烈士紀念廣場等廉潔文化陣地串珠成鏈,升級打造紅軍長征過牟定等3條“清風廉路”,組織村社干部開展“清風行”活動,引導干部在耳濡目染中,學廉、知廉、守廉。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清風宣講團”作用,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各村社,圍繞村級小微權力運行、農村“三資”管理、惠民政策落實等方面,以及截留挪用、虛報冒領、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易發多發問題專題宣講,深入解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等,增強村社干部廉潔自律意識。(王德芹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