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鎮上拉完農資回來,剩的電不多了,直接在村口充上,晚上接孩子放學正好用。這新充電樁真方便,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充滿電,安全又便捷!”大姚縣趙家店鎮村民畢志平拔下充電槍,拍了拍車身上的塵土,對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笑著說。
此前,大姚縣紀委監委在開展“蹲點式”監督中了解到,新能源汽車正加速駛入鄉村百姓家,“充電難”卻悄然成為全縣12個鄉鎮的共性困擾——村里的慢充樁要充大半天,跑趟縣城得盤算著電量,遇到緊急事更是急得團團轉。
在了解這一情況后,縣紀委監委及時將該問題向縣發改局、供電公司等部門反饋,通過專題會商研究,決定由縣國投公司、產投公司、供電局聯合推進全縣農村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為確保項目精準落地,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綜合運用“室組地”聯動、“蹲點式”監督等方式,督促鄉鎮和相關職能部門全面摸排,在綜合考慮農村充電設施建設安裝環境、電網基礎條件、運行維護要求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農村充電樁建設方案,嚴格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迅速推進。
“我們重點在交通節點村、旅游景區和人口密集行政村推進農村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縣國投公司負責人介紹,站點建成后,將統一接入國網云南省運營平臺進行運維管理,并為用戶提供掃碼充電、訂單支付、故障報修等一站式便捷服務。
“充電樁使用中有沒有什么問題?”為讓民生工程不打折扣,縣紀委監委變“事后督查”為“全程護航”,把監督“探頭”架到項目建設一線,組建督查專班,深入施工現場,圍繞工程進度、質量驗收和建設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跟進監督,在疏通化解項目建設過程中難點堵點的同時,及時發現質量瑕疵和“微腐敗”問題,以精準監督保障惠民工程廉潔高效。
“充電樁充電系統自檢正常,充電槍觸點無異常,充電樁顯示屏接觸良好完好,監控系統運行正常,充電樁運行正常……”在石羊古鎮游客接待中心,大姚供電局工作人員對充電樁進行全面檢查后向監督檢查組說道。
目前,全縣12個鄉鎮已建成20個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站,配置116臺充電樁、195支充電槍,有效填補了農村充電樁空白。
為確保群眾充得上電、充得安心,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以“體驗式+飛行點穴式”監督方式,對全縣各鄉鎮充電站抽點監督,及時發現問題,點對點進行交辦,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對接項目公司,要求項目公司定期檢查操作界面、測試充電槍性能,樁體上醒目標注的運維電話,確保村民遇到問題隨時能找到人、解得了惑。(梁家禮 毛紅梅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