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百香果園,藤蔓在棚架上交織成蔭,圓潤飽滿的百香果綴滿枝頭。微風拂過,葉浪翻涌似鈴鐺輕顫,摘一顆輕剖,金黃瓊漿裹著黑籽迸濺,酸甜果香漫溢唇齒。藤影婆娑中,果農穿梭采摘,笑靨映著枝頭碩果,竹筐漸滿,裝車聲混著果香漫遍園間。
“陳姐,今年的百香果收購價如何?目前還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站在綠意盎然的百香果基地里,與種植戶聊一聊近況,是屏邊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的日常。
“我家種植了28畝百香果,上市至今,已采收30噸左右,前幾天縣里和鎮上的農技人員來地里現場教學,解決了不少難題,今年收益應該不錯。”果農陳某挎著背簍,指尖輕旋摘下成熟果實,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近年來,屏邊縣紀委監委將監督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納入重點監督清單,聚焦特色產業發展“小切口”,采取“室組地+行業部門”聯動模式,緊盯特色產業育苗、種植、銷售等關鍵環節開展監督檢查,壓緊壓實相關職能部門責任,推動解決影響百香果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不斷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豐產增收。
此前,屏邊縣紀委監委與玉屏鎮紀委在開展特色產業項目監督檢查時,收到群眾反映百香果種植中存在病毒病高發、病蟲害防控不力的問題,導致產量驟減、果質不佳。
了解到情況后,縣紀委監委將相關情況反饋至屬地黨委、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在多方合力推動下,農技專家受邀走進田間提供技術指導,并定期舉辦種植技術培訓,幫助果農解決遇到的難題。
為切實守護群眾“果籃子”安全,屏邊縣紀委監委強化與縣農科局、縣財政等職能部門的協同聯動,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聯合監督檢查等工作機制,通過列席關鍵會議、查閱項目資料、實地走訪群眾等方式,詳細了解果農在特色產業發展中遇到的瓶頸,督促黨員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堵點、難點問題,著力為荔枝、菠蘿蜜、獼猴桃、百香果等特色產業發展清除障礙。
屏邊縣立足本地氣候和資源優勢,2025年因地制宜種植百香果1.34萬畝,帶動村民381戶,預計產量5600噸,產值達5600萬元。
眼下,屏邊縣百香果園內碩果盈枝,已成為當地鄉村發展的特色景觀。“我們將持續緊盯特色產業發展、惠農政策落實落地、職能部門服務保障等情況進行靶向監督、合力監督、跟進監督,督促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全方位護航鄉村振興產業蓬勃發展。”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袁凡惠 張勇 項飛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