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勐海縣西定鄉的山間正值金銀花采摘旺季。在舊過村金銀花種植基地,連片的植株沿坡鋪展,黃白相間的花朵綴滿枝頭。村民們穿梭于花海間,熟練地采摘著飽滿的花朵,竹籃里漸漸堆滿“致富花”,一幅生機勃勃的豐收畫卷徐徐展開。
西定鄉高海拔山區孕育的金銀花,綠原酸含量遠超普通品種,藥用價值突出。這種“黃金花朵”一年可采收兩季,種植第三年進入豐產期,可持續收獲約二十年,不僅為群眾帶來穩定收益,更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已成為當地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近年來,勐海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將中藥材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的決策部署,將林下中藥材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勐海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主動將林下中藥材產業納入監督重點,聚焦“規劃布局是否科學、資金投入是否規范、政策落實是否到位”三大核心環節,通過“常態化調研+動態化回訪”的監督模式,全程跟蹤產業項目進展,著力糾治政策落實“打折扣”、政務服務“不主動”、訴求解決“慢半拍”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為產業健康發展筑牢“廉潔防線”。
“今年金銀花收成怎么樣?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直擊一線需求。
“目前全鄉種植面積已達1000多畝,覆蓋7個村委會。按單株產量算,每棵能收鮮花約1公斤,鮮花收購價每公斤30元,干花每公斤120元,價格年年看漲,大家干勁很足!”西定鄉興邊富民事務中心主任笑著介紹道。
近期,雨季帶來的高溫高濕天氣,讓金銀花病害防治成為影響產業發展的“攔路虎”。對此,西定鄉紀委迅速響應,創新構建“監督+服務”工作模式。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田間摸排實情,主動對接農業農村部門梳理種植戶在種植、修剪、采摘等環節的堵點難點;同時推動農業技術專家下沉一線,通過“點對點”集中授課、“手把手”現場指導,把病蟲害防治技巧和科學管護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全力保障金銀花產量與品質“雙提升”,用“監督溫度”破解產業發展急難愁盼。
從傳統作物種植到中藥材產業崛起,從群眾單一增收到全鏈條增值,勐海縣紀委監委始終堅持監督與產業發展同步。下一步,縣紀委監委將持續緊盯生姜、石斛、重樓、滇黃精等林下中藥材產業發展動態,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職盡責,以有力監督為中藥材產業“添生態之綠、增發展之金”,持續護航鄉村振興。(魯茸央宗 張澤功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