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在西疇縣三光石漠化治理片區的山坡上流淌,微風拂過,獼猴桃種植基地里翻飛的葉片與金燦燦的果實掩映生姿,勾勒出一幅甜蜜的秋日“豐”景。

“基地占地5000畝,一共種了3800多畝獼猴桃,有紅心、黃心、綠心三大系列品種,線上線下同步銷售,今年還要舉辦‘獼猴桃節’,拓寬銷售渠道,銷量應該會比去年更好。”文山浩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鄧華龍帶著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在基地里穿梭,看著一株株藤蔓被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腰,鄧華龍的話語里滿是豐收的喜悅。
2016年,西疇縣依托國家石漠公園景區,引進文山浩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流轉群眾土地種植獼猴桃,在興街鎮三光村打造集生態觀光、農事體驗、文化研學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讓石頭山長出了“金果實”,把石漠區建成了“聚寶盆”,興了產業、富了群眾。
獼猴桃產業的興旺,離不開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助力。近年來,西疇縣紀委監委把監督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政治監督的重點,持續加強對特色產業發展的監督檢查,在政策落實、基地建設、資金使用、企業服務、部門履職等關鍵環節筑起“清風屏障”,督促有關職能部門主動靠前服務、廉潔高效履職,打通產業發展堵點。
“我們充分發揮派駐監督的‘貼身監督’優勢,通過列席會議、查閱資料、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密切關注縣農科局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履職情況,圍繞產業扶持政策落實的堵點、權力運行風險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監督清單,建立‘發現問題、整改落實、跟蹤問效’的監督閉環。”縣紀委監委駐縣農科局紀檢監察組組長介紹道。
聚焦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的獲得感,以清廉云南建設西疇行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為抓手,通過“室組地”聯動、片區協作等方式,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到農戶身邊問、到部門單位訪、到項目一線查,著力糾治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資金兌現不及時、借助產業配套項目建設謀取私利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特色產業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
此外,還借助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等載體,廣泛收集群眾訴求,結合日常監督發現的問題,綜合運用“零提示”、監督預警機制,以《提示卡》《預警卡》的形式向相關處級領導和職能部門“一把手”點題派單,擰緊產業發展的責任鏈條,推動職能部門轉變作風,掃清產業發展道路上的障礙。
清風護航下,西疇縣獼猴桃產業的招牌越擦越亮,“浩弘獼”牌獼猴桃入選云南省“綠色云品”品牌目錄名單,并獲農業農村部“名特優新”產品名錄收錄,基地產品已獲得“西疇獼猴桃”地理標志。2024年,到興街鎮三光村旅游的游客超過1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萬元。今年獼猴桃產量預計突破1500噸,產值超2400萬元。(張蕊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