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新山村寨晨露還沒散盡,駐村工作隊員剛入戶,就有村民找上門來:“才剛修好的水渠墻體就倒塌了,這到秋收了可咋辦啊……”
駐村工作隊員立刻趕到現場,發現新山村小組沿路下方新修的一百余米水溝墻體一兩處已倒塌,稀稀疏疏的水流往外淌,這水溝一斷,幾十畝地的灌溉就成了難題。
“這項目不是剛完工沒多久嗎?怎么這么快就出問題了?”駐村工作隊員找到村干部了解情況。
村干部直嘆氣:“說是高標準農田,可用水還是老問題!老百姓也反映過,就是一直沒有解決。”
駐村工作隊在村民帶領實地勘察后才弄明白,原來新修的水溝,部分溝渠用料摻雜礦渣,工程質量不達標,才導致倒塌,而后施工方也只是用木板阻隔,未實際解決工程質量問題。
“修補倒塌的地方容易,可用料問題得不到解決,今天修好一處,明天還得壞另一處。”駐村工作隊員皺起眉頭。“群眾的事拖不得,水溝要修好,不然會有更大的用水問題!”駐村工作隊員當天就將此問題及時上報給鄉黨委,希望能夠得到立即整改。
在鄉紀委推動和駐村工作隊配合下,相關單位督促施工方制定了修復方案,迅速啟動農田灌溉水溝修復民生工程攻堅行動,一邊組織施工隊搶修水溝,一邊召集村民、村干部安撫情緒。終于,新水渠通了,秋收的熱情也被點燃了,大伙兒終于不用再為沒水灌溉頭疼了。
看著清水嘩啦啦流進田里,村民老李笑得合不攏嘴:“你們來了就是不一樣,這回是真把事兒辦妥了!”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與提升糧食生產能力、捍衛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高標準農田不能光建不管,咱們得盯著長效機制,別讓老百姓今天笑了,明天又愁。”駐村工作隊員表示。
現在,新山村的稻田郁郁蔥蔥,駐村工作隊員也奔走在入戶的途中。可村民們知道,那條重新暢通的水渠,流淌的不僅是灌溉的水,更是解決問題的決心。(趙勇翔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