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一盞盞路燈次第亮起,將耿馬縣孟定鎮河西社區的公示欄照得透亮,三三兩兩的村民結伴而行,勾勒出一幅和諧美好的鄉村生活畫卷。
“現在村里大事小事都會公開,集體收入、惠農補貼等都能在公示欄和‘監督一點通’平臺上看到。”村民尚三俄來到公示欄前,笑著跟鄰居說道。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縣紀委監委不斷加強基層監督、提升治理效能的實踐路徑。
做強基層監督是基層權力正確運行的重要保障。縣紀委監委以規范小微權力運行為切入點,通過強化片區協作、推動責任落實、拓寬監督渠道等方式,在建強監督體系、延伸監督觸角方面積極探索規范小微權力運行的方法路徑,抓實基層監督,不斷提升治理效能。
按照地域相近、統籌方便、片區聯動的原則,縣紀委監委將6個紀檢監察室、15個派駐紀檢監察組和9個鄉(鎮)紀委劃分為3個協作片區,推行“縣紀委副書記+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的工作模式,形成協作辦案工作機制,有效實現監督力量的上下貫通、優勢互補,推動監督、辦案、整改、治理貫通融合。
為切實推進基層監督治理從“有形”向“有效”轉變,該縣紀委監委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村級(社區)事務監督的通知》,建立“縣統籌、鄉落實、村激活”的片區協作工作機制,整合監督資源力量,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體系,推動監督下沉落地,破解基層監督難題。
“你們小組的集體資產都有哪些?集體資源有外包的嗎。”日前,大興鄉大興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聚焦村級監督重點事項,綜合運用走訪群眾、現場問詢等方式開展監督檢查。針對發現的重點問題、特殊事項,該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及時填寫《村級事務監督重點事項申報及整改登記表》,報送鄉紀委進行研判,再由鄉紀委采取問題分辦、現場交辦、跟蹤督辦等方式督促相關村委會落實整改,確保發現問題整改銷號。
如何讓群眾監督更有效?縣紀委監委線上線下齊發力,線上大力推廣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實現政策信息“一鍵公開”、群眾訴求“一鍵反映”、辦理進度“一鍵查詢”、處理結果“一鍵反饋”。線下充分發揮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和民情信息員“神經末梢”作用,實時收集民情民意,暢通問題反映渠道,在精準發現民生難點、用心辦好民生實事中打通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奎葉紅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