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田野間滿是豐收的喜悅。在彝良縣角奎街道馬窯村2000畝稻田里,金黃的稻浪隨風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田間地頭,割稻、脫粒、裝袋、運輸……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奏響了糧食豐收的“交響曲”。
“大哥,今年你家種了幾畝水稻,收成怎么樣?”
“我家今年種了3畝稻谷,一畝估計收1500斤左右,除去自己留來吃的,剩余的背去出售以后,估計還能收入1.2萬元。”面對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種植戶劉大哥樂呵呵地說道。
作為山區農業大縣和產糧大縣,彝良縣始終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通過政策扶持、科技賦能、防災減災等一系列舉措,堅決扛起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筑牢糧食安全防線。
糧食安全關乎“國之大者”。入秋以來,彝良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發揮“室組地”聯動優勢,擦亮監督探頭、延伸監督觸角,聚焦糧食耕種、收購、儲存、銷售等關鍵環節開展全過程監督。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部門、田間地頭、倉儲場所,通過查資料、聽民意、訪農戶等方式,重點了解惠農補貼發放、農資物品質量監管、技術指導服務、糧食安全存儲等情況,收集群眾在糧食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整治糧食生產過程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以責任落實、政策落地情況倒查職能部門履職情況,全力打通糧食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點。
針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共性問題,縣紀委監委第一時間向相關職能部門和屬地鄉鎮反饋,跟蹤督促整改落實,形成“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跟蹤問效”的監督閉環,不斷壓緊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穩穩守牢群眾“糧袋子”。
在走訪過程中,紀檢監察干部還了解到“群眾農業技術短缺、水稻收割后農田閑置”等突出問題。對此,縣紀委監委督促農業部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手把手教農戶施肥、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有效解決了生產中的實際難題。同時,協調并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依據群眾的種植需求,積極推廣“水稻+蔬菜”輪作模式,組織農技人員對村民開展種前技術培訓,積極向村民宣傳農田增值“秘訣”,調動群眾種植積極性,實現“穩糧與增收”雙提升。
據了解,彝良縣今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69.91萬畝,其中:玉米完成36.29萬畝,水稻1.72萬畝,小麥5.94萬畝,大豆2.01萬畝,馬鈴薯15.56萬畝,其他8.39萬畝,預計總產量22.92萬噸。
“我們將持續聚焦農業生產關鍵環節,以更加精準有效的監督舉措,全力護航全縣糧食安全,守護好群眾的‘碗中糧’和‘錢袋子’,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彝良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李忠偉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