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取個快遞可麻煩了,得大老遠跑到鎮上去,來回要大半天,現在在家門口的服務站就能取,真是太方便了!”在祥云縣禾甸鎮大營村,楊大姐拿著剛取到的快遞,對“快遞進村”帶來的便利贊不絕口。
這一變化,源于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責,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快遞網點少、取件難、取件貴”等問題開展的專項整治。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速發展,農村群眾網購需求顯著增長,但快遞服務“最后一公里”仍存在堵點,“快遞入村難”“農村快遞亂收費”問題還存在。
小包裹裝著大民生。為破解這一難題,祥云縣紀委監委將解決農村快遞服務難題作為民生監督的重點,“小切口”精準施治,靶向督促縣交通運輸部門扛起主體責任,整合資源、優化服務,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全力打通農村快遞服務“最后一公里”,切實提升群眾生活便利度與幸福感。
在推進整治工作中,縣紀委監委精準把脈,將推動“客貨郵融合”作為破題關鍵,進一步壓實縣交通運輸部門牽頭責任,首創“客貨郵+城鄉公交”融合模式,制定“一個中心、四條主線、輻射終端”發展規劃,以縣級自動化分揀中心為核心,4條農村客貨郵融合運營主線為動脈,村級服務站為末梢,實現資源集約化配置。針對快遞企業合作障礙,縣紀委監委強化過程監督,通過政企聯席會商機制,統籌交通、郵政、電商等部門職能,協調解決分揀場地共享、運力調配等關鍵問題,推動8家快遞企業深度整合,破解行業壁壘。
在縣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縣交通運輸部門整合資源,在祥云縣清紅路客運站投資320萬元建成1500㎡的自動化分揀中心,集成中通、韻達、圓通3家快遞分揀功能,日平均處理快遞3.1萬件,實現“統一分揀、集中配送”,有效降低配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構建“縣—鄉—村”全域覆蓋基礎設施體系,在全縣10個鄉鎮100%設立客貨郵綜合服務站,整合8家快遞、客運、供銷等功能,規范行業服務標準,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建成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07個,覆蓋76%行政村;139個建制村快遞服務開通率100%,日均配送快遞近5萬件,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群眾取寄快遞更高效、更舒心。
網點建起來了,更要管得好、守得住。祥云縣紀委監委持續發力,督促相關部門強化后續保障,全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升級項目,進一步優化客運資源,完善配套基礎設施,以公交運力共享為核心,探索“定時、定點、定車”代運快件模式。優化配送網絡,投資280萬元購置6輛8米新能源客貨郵專車,與申通、韻達等5家快遞簽訂縣到鄉共同配送協議,開展共同配送,降低中轉成本。定期組織快遞企業和服務站負責人進行培訓,強化合規意識,規范農村寄遞物流末端網點服務秩序。
針對農村地區領取郵件快件違規收費問題,祥云縣紀委監委督促縣交通運輸部門加大整治力度,通過設立縣、鄉、村三級監督舉報電話,鼓勵群眾對違規收費行為進行舉報,并安排專人負責受理和查處。規范服務標準,要求所有村級服務站明碼標價,公示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嚴禁巧立名目收取額外費用。同時,通過村級廣播、宣傳欄、微信群等多種渠道,強化政策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和維權意識。隨著服務網絡完善與運行機制優化,違規收費現象得到根本遏制,2025年,全縣村級快遞服務違規收費投訴量同比下降85%,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如今,祥云縣“快遞進村”惠及群眾48萬余人。鎮村群眾無需再為取快遞奔波,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快遞服務。(普艷華 楊思偉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