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但每個月能拿到5000多塊錢的工資,而且能跟著師傅學習混凝土澆筑手藝,日子過得踏實又安心。”在福貢縣子里甲鄉打吾米村的以工代賑項目工地上,村民李宇一邊熟練操作,一邊高興地談著現在的生活。
“工資能按時發到手嗎?培訓真能學到東西嗎?”以工代賑項目剛啟動時,村民們因各種顧慮導致前來報名的人很少。于是,福貢縣紀委監委駐縣發改局紀檢監察組立即組織相關主管部門、鄉項目辦、村“兩委”工作人員,以開展“大走訪、大排查”為契機共同開展政策宣講,把項目資金用途、勞務報酬標準等方面一條條講清楚,還公示了以工代賑項目的收益明細,打消村民顧慮。
縣紀委監委聚焦全縣正在建設的5個以工代賑項目推進情況,緊盯群眾用工比例是否達標、勞務報酬支付是否合理等關鍵問題開展全過程監督,針對發現用工占比不足、報酬核算不規范的2個項目,第一時間向項目主管部門和施工方下發整改意見,明確整改時限與標準,安排專人跟蹤整改進度,確保問題整改不打折扣。截至目前,打吾米村通過以工代賑項目不僅建成了平整的村路、完善的農田水利設施,還培育出172名像李宇這樣的“鄉村工匠”,累計發放勞務報酬120萬元,實現了村民從“靠力氣吃飯”到“憑技能增收”的轉變。
今年以來,福貢縣紀委監委堅持嚴的標準,把“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作為辦好群眾身邊16件具體實事的監督重點,圍繞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幫扶、以工代賑項目落實、扶貧車間資金監管、外出務工人員就業獎補政策落實、拖欠農民工工資、就業政策宣傳等方面跟進監督,不斷壓緊壓實相關職能部門責任,切實穩住就業基本盤。
在開展監督的過程中,縣紀委監委依托“室組地”聯動監督模式,注重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的“探頭”作用,深入走訪職業技能培訓班、招聘會現場、項目工地、扶貧車間內、企業一線等,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推動就業政策落實落細。
針對監督發現企業自主招工途徑不暢、就業培訓針對性不強等問題,縣紀委監委通過列席會議、專題約談、現場督查等方式,持續壓實主體責任,督促其暢通線上招聘主渠道,規范零工市場建設,搭建企業與求職者精準對接平臺;深入開展用工需求調研,精準對接市場,優化培訓項目內容與模式,提升勞動者技能與崗位匹配度,并將相關工作情況納入日常監督重點,確保整改措施落地見效,有效紓解企業“用工難”和群眾“就業難”問題。截至目前,舉辦福貢縣2025年滬滇勞務協作“滬崗行動”赴滬就業專場招聘會、就業宣講活動43場,參與招聘企業618家,提供就業崗位1250個,服務居民群眾9900余人次,求職意向1000余人,有效提高了政策知曉率,精準匹配崗位與勞動力。
“我們將采取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加強監督檢查頻率等有力有效措施,緊盯就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等關鍵環節,嚴查在推動穩崗就業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切實保障各項穩崗就業政策落地見效。”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周元良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