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人民日報》報道了這樣一件事情。“領了號,眼巴巴排了大半天,屏幕就是不顯示我的號。”“有人根本不用排號,來了就辦,跟工作人員熟得很。”今年4月,有群眾反映遼寧省鞍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立山分中心個別窗口服務質量差,排隊時間長,疑似存在違規插隊問題。
立山區紀委監委立即成立核查組,直插現場,調取近一年的叫號記錄,一幀幀比對監控視頻,交叉核驗業務辦理數據與窗口操作日志……很快,一個異常窗口浮出水面:勞務派遣人員李某的工位。這個窗口的叫號頻率明顯偏低,群眾平均等待時間顯著長于其他窗口。更蹊蹺的是,監控里總有那么幾張“熟面孔”頻繁光顧,他們有時甚至不用取號、不用排隊,卻能一口氣辦下好幾筆業務。調查發現,“熟面孔”大多是當地房地產中介人員。
“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本來就復雜,耗時長。我都是按規矩辦的,不存在插隊。”一開始,李某振振有詞。辦案人員出示了中介人員在窗口前的影像,以及他們與李某頻繁小額轉賬的記錄。李某這才低下了頭,交代了違紀事實。最終,李某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并作辭退處理。
李某利用職務之便,多次收受房地產中介人員的小額賄賂并接受吃請,被用人單位辭退,最終丟掉了工作,實在讓人唏噓。也許,有的人認為,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對李某的處理過重?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人民日報》配發的“執紀者說”講得很清楚,小小服務窗口,折射的是黨風政風,連接的是民心冷暖。此案中,個別人員紀法意識淡漠,將為民服務的窗口異化為個人謀私的“后門”,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對這類侵害群眾利益、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必須“零容忍”,露頭就打,絕不手軟。廣大黨員干部應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常懷敬畏之心,嚴守履職底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擦亮為民服務的窗口。
嚴管就是厚愛。“小洞不補大洞難堵,小患不防大患難除。”這句俗話對一個人如何防微杜漸,防止小錯演變成大錯的道理講得很深刻。李某的事看似“不大”,但大患卻隱約可見。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剛來時想多認識人,結果被個別不法中介盯上了。他們請吃飯、發紅包,一開始我也推辭過,但架不住次數多,慢慢就放松了警惕,覺得幫個小忙、行個方便沒什么大不了。”李某懊悔不已,“貪了小便宜,開了‘后門’,讓他們插隊辦業務,結果越陷越深……現在想想,真是鬼迷心竅。我對不起組織的信任,更對不起那些在大廳里長時間排隊的老百姓。”
設立服務窗口,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方便人民群眾來辦事。方便群眾,窗口只是載體,服務才是根本。沒有好的服務,服務質效不高,窗口設立起來了,表面上看好像是方便了群眾,但在辦事的過程中卻讓人民群眾排長隊等待,這樣的服務,人民群眾當然有怨氣,又怎么可能滿意?撥開李某工位的這個服務窗口排長隊的迷霧,原來他是在搞以權謀私,以職務之便收受“插隊者”的好處,侵占的是其他排隊者的根本利益。這絕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關系到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問題。
服務不能開謀私的“后門”,服務窗口更不可以成為謀取私利的交易場所。須知,小小服務窗口,折射的是“為什么人”的大問題,檢驗的是是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大問題,拷問的是是否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大問題,解決的是是否把“群眾關鍵小事當作頭等大事來辦”的大問題。李某的所作所為,是典型的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如果容忍李某胡作為非為,就是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就是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就是破壞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絕非危言聳聽。
“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我們黨的各級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務員,同歷史上的官吏有本質的區別。”1944年9月,毛澤東同志在為悼念張思德烈士而作的《為人民服務》演講中指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黨章明確規定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建黨一百多年來,我們黨始終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從來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也決不允許黨員、干部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謀取私利。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前進道路上,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把“為什么人”的問題想清楚弄明白,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毫不動搖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始終站在人民立場思考問題,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各級黨委特別是市縣黨委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讓老百姓可感可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精準發力促進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把基層監督與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有機結合、一體推進,瞄準民生領域痛點難點,持續發力懲治“蠅貪蟻腐”。堅決嚴查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深化風腐同查同治,堅持把查辦案件作為推動工作的有力抓手,對貪污侵占、截留挪用、虛報冒領、吃拿卡要等行為從嚴從重從快查處,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扎實為民辦好實事,讓群眾真正可感可及。
為了方便人民群眾辦事,各地設立了政務服務大廳,開展“一條龍”服務,大大提高了為民辦實事的效率,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由衷擁護和高度贊揚。國辦近日印發《關于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的意見》,明確進一步發揮“高效辦成一件事”牽引作用,推動重點事項清單管理和常態化實施,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加強部門協同和服務集成。通過“高效辦成一件事”,真正讓人民群眾辦事更便利更高效。
李某的案例告誡我們,必須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決防范和整治服務窗口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決不允許將為民服務的窗口異化為個人謀私的“后門”。(紀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