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臺州市持續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城鄉交通路網布局,四通八達的公路有力推動鄉村旅游、物流運輸發展和農產品市場拓展,助力鄉村振興。圖為仙居縣白塔鎮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穿越山川、田園,連通產業基地與村莊民居,構成一幅美麗鄉村共富新畫卷。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是“興安盟大米”主要產區之一,近年來,當地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聚焦高端專用水稻品種品質和種植技術提升,高標準建設水稻生產加工基地,延伸大米產業鏈條,實現水稻產業提質增效。圖為近日,扎賚特旗69萬畝水稻陸續成熟,稻農們利用晴好天氣搶收稻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
當十月的第一縷陽光躍出地平線,共和國的年輪刻下又一個輝煌印記。今天,14億多中華兒女心潮澎湃,為同一份榮光倍感驕傲,為同一種情愫激蕩共鳴,為同一個夢想振奮激昂。
七十六載砥礪奮進,七十六載春華秋實。無數次見證歷史的天安門城樓,回響著載入史冊的民族吶喊和時代強音。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宣告如春雷激蕩,從這里傳向寰宇。
2025年9月3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的宣示似戰鼓催征,振奮億萬人心。
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時間見證前行,見證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見證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日之中國,因76年矢志奮斗、頑強拼搏,涌動著盎然生機和蓬勃活力;今日之國際,因東方中國穩定發展、持續向好,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確定性、提供正能量。
這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中國,是步履鏗鏘、堅定豪邁的中國,是人民幸福、生活美好的中國,更是自信自立、昂揚向上的中國!
(二)
看,這是新時代充滿輝煌與榮光的宏偉畫卷。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引領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推動千秋偉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輝煌與榮光,書寫在跨越式發展的答卷里。經濟總量突破13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3萬美元,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10.7億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國發展日新月異、世所矚目。
輝煌與榮光,刻印在高質量發展的篇章里。“嫦娥攬月”“北斗組網”“天問探火”“蛟龍入海”,重大創新成果接連不斷;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一系列區域重大戰略穩步實施;22個自貿試驗區覆蓋東西南北中,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擁抱八方來客,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神州大地,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更強勁、底氣更充足、底色更鮮亮。
輝煌與榮光,成就于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生動實踐中。從旗幟鮮明加強黨的領導,解決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問題,到制定和實施中央八項規定,以徙木立信之舉實現時代風氣之變;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各項紀律全面嚴起來,到開展史無前例的反腐敗斗爭,贏得“兩個歷史主動”……黨在革命性鍛造中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不是一時一刻、一地一域的變化,而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變革。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新時代的偉大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
(三)
聽,這是堅定自信的奮進足音。
自信則從容,從容則堅定。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最有理由自信。
走在新時代的大道上,我們的自信越來越堅定、越來越深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舉辦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提出和形成四大全球倡議……一系列重大活動,透出滿滿自信。從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到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人民走向偉大復興,砥礪奮進的精神愈發振奮,團結一心的斗志愈發昂揚。
中國式現代化深入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思考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在黨的二十大上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豐富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
這是我們為如何喚醒“睡獅”、實現民族復興這個重大歷史課題給出的有力答案。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打破“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出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準確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趨勢,創造性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論斷,深刻回答“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最新成果,對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意義重大而深遠。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時代所需、發展所急、大勢所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打造符合其內在特質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實現生產力水平更大突破、更大躍升、更大發展。
所當乘者勢,不可失者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保持“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堅定“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信心、激發“千軍萬馬齊踴躍”的活力,不斷開辟新賽道、增強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拓展新空間,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必將日益強勁,新時代中國的發展答卷必將更加精彩。
做自己的事堅定不移——
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團結一心謀發展,矢志不移向復興。從黨的二十大擘畫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謀劃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再到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謀劃新一個五年的發展藍圖,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放眼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像當代中國這樣,毫不動搖地思考和規劃國家未來發展目標和路徑。展望未來,中國共產黨人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凝聚起億萬人民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將宏大愿景同階段性目標相結合,中國式現代化必將展現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四)
讀,這是幸福生活的美好篇章。
新時代的畫卷,既是蓬勃發展、昂揚向上的壯麗圖景,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變成現實的扎實行動。
“總書記,您平時這么忙,還來看我們,真的感謝您。”
“我忙就是忙這些事,‘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2021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桂林才灣鎮毛竹山村村民王德利家做客。一段對話,打動人心。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新時代以來,人民始終是總書記心中最深切的牽掛,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所系所念。一項項戰略謀劃,一條條政策舉措,一個個具體行動,融匯起中國式現代化的浩蕩征程。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舒展在萬千山鄉的巨變中,萬千群眾的笑靨里。
這里有生活之美——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小家大家、老老少少,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堅持“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穩住就業基本盤;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堅持“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持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堅持“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健全遍及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就業、教育、醫療、托幼、養老、住房、環境,老百姓的身邊事、貼心事、具體事,不斷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
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在“最多跑一次”改革里,在“能不能吃上菜就是政治”的聲聲叮囑中,在“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的堅定承諾里,能清晰感知總書記、黨中央的所思、所想、所行、所系。
這里有共富之美——
田野鄉間,物聯網等現代科技正在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產業園里,引入大數據集團、建設智算中心;居民規模從最初8000人發展成現在6萬多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搬遷初期的500元增至2024年的1.9萬元……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上,生機勃發,活力無限。
曾經“天上無飛鳥,風吹石頭跑”的“干沙灘”變成了“金沙灘”,閩寧鎮的變化,是我國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的一個生動縮影。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考察時,再次關切詢問了閩寧鎮的近況:“聽說現在建設得很好,也有了特色產業。過去這么艱苦的一個地方,變成了出葡萄美酒的地方,令人感慨和欣慰啊!”
國之稱富者,在乎豐民。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到“努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新時代以來,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重要特征更加彰顯。目前,全國832個脫貧縣均培育形成了2至3個特色主導產業,脫貧產業正在轉化為致富產業;東西部協作不斷深化,從“山海情”的跨越千里,到“產業飛地”的協同共贏,優勢互補、協調發展之美不斷譜寫;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全面提高,城鄉并肩前行、美美與共的畫卷徐徐展開。
這里有永續之美——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美麗家園的深切期許,也是新時代以來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生動現實。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有“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殷切期待。
生態,關乎政治,關系經濟、民生。從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變革,到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攻堅,再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書寫厚重“綠色答卷”。
倒排時間表,下釘釘子功夫,只爭朝夕向前推,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中華大地漸次鋪展——山川一新、藍天常在,萬千草木、生機盎然;全國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多年保持“雙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連續多年實現“雙縮減”;綠水青山成為水庫、糧庫、錢庫、碳庫;煙波浩渺的水,流淌過熙熙攘攘的城、阡陌縱橫的鄉……生態之變,躍動在人們具體而微的日常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幸福感。
(五)
感,這是昂揚向上的時代脈搏。
一分鐘,復興號列車行駛5833米,林草種植達12.7公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被訪問超7000萬次……東方大國奮進的雄姿定格在時光里,彰顯在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神韻中。在脫貧攻堅戰場、在鄉村振興路上、在科技創新前沿、在環境保護第一線,奮斗者的英姿格外美麗,奮進新時代的萬千氣象躍然眼前。
今天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動力更加強勁——
《長津湖》《我和我的祖國》《覺醒年代》,一批精品力作在海內外熱播,浸潤著豐厚的中華文化、飽蘸著火熱的中國精神。北京冬奧盛會成功舉辦,北京中軸線、春節申遺成功,展示出當代中國自信、包容、開放的大國形象。泱泱中華,萬古江河,今天中華文化更加蔚為大觀,中華文明更加光彩奪目。
以光輝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闡明民族根和魂所在,以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振民族精神,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極大激活了中華民族偉大文明。文化自信“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被喚醒,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空前增強。
今天的中國,人民更加自立,奮斗更加昂揚——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中,受閱官兵眼中有光、斗志昂揚,“橫看一條線、豎看一個人”,一聲聲“為人民服務”,鏗鏘有力,氣勢如虹;中國青年揮舞國旗、高唱國歌、神采飛揚,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具象化。從他們的誓言中,感受祖國發展的脈搏、時代奮進的律動,讓人熱血澎湃、豪情滿懷。
精神力量撼山動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為底色,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主線,新時代的中國繪就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奮斗圖景。從扎根鄉野的新農人,到工廠車間的技術員;從勤勉好學的大學生,到大膽探索的科研工作者;從披星戴月的環衛工人,到穿街走巷的快遞小哥……“當驚世界殊”的發展奇跡,“芝麻開花節節高”的美好生活,億萬人民不僅親身經歷著,而且親手創造著。
今天的中國,人民更加自強,信念更加堅定——
李大釗有言,“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
不信邪、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奮斗,黨和人民堅定的必勝信念,激揚在“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雄心壯志里,耕耘在“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鄉村振興沃野中,揮灑在“人生能有幾回搏”的體育賽場上,鐫刻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豐碑上。
“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崇高追求。”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物質層面的變革與發展,更是精神世界的重塑與升華。
(六)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這將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局面的歷史主動。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定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起磅礴力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我們慶祝共和國華誕的最好行動,就是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憧憬和挑戰,都激發我們只爭朝夕、永不懈怠的奮斗精神。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更加絢麗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