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

福建省福安市紀委監委聚焦作風建設強化監督檢查,組織干部深入企業,了解干部作風情況,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落實。圖為近日,該市紀檢監察干部在某企業了解職能部門履職情況。吳其文 攝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擘畫了未來5年中國發展新藍圖,一系列重大目標任務和戰略部署指引方向、催人奮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進一步下大氣力把黨建設好,打造一支黨性純潔的隊伍、紀律嚴明的隊伍,使我們黨始終不負人民,團結帶領人民順利完成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建議》提出,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狠剎各種不正之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確保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落到實處,必須堅持以上率下,強化嚴管嚴治,層層傳導壓力,推動作風建設各項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
風險越大、挑戰越多、任務越重,越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幾個臺階,今年預計可達140萬億元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3萬美元……“十四五”即將收官,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實現良好開局。
《建議》在總結“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時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反腐敗斗爭縱深推進,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提高。”實踐證明,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障。
從抓作風入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一條重要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制定出臺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堅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解決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問題。
今年,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在全黨開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明確要求:在貴州,強調“各級黨組織要精心組織實施,推動黨員、干部增強定力、養成習慣,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在云南,要求“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遵規守紀、大膽干事創業”;在河南,指出“要在一體推進學查改上下功夫,把黨員干部個人查擺整改與組織查擺整改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把作風硬要求變成硬措施、讓鐵規矩長出鐵牙齒,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一系列重要論述再次指明了黨的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建議》指出,“‘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風險越大、挑戰越多、任務越重,越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斗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面對這樣的形勢和任務,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堅決把黨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實到位,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堅定不移開展反腐敗斗爭,為實現“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堅強保證。
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形成上率下隨抓作風建設的強大聲勢
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少數”,對全黨全社會都具有風向標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必須牢牢抓住“關鍵少數”,以“關鍵少數”示范帶動“絕大多數”。
制度從嚴,強化約束。《中國共產黨章程》等黨內法規制度對領導干部以上率下提出了要求,強調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與此同時,一系列規章制度不斷強化剛性約束,擠壓歪風邪氣滋生蔓延的空間,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強基固本,深化教育。紀檢監察機關常態化開展作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深入查找黨性黨風黨紀上的差距不足,自覺糾正和克服各種思想偏差,以堅強黨性涵養優良作風。廣東省陽山縣紀委監委聚焦筑牢黨員干部思想防線,舉辦全縣領導干部警示教育會暨2025年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培訓班,組織全縣科級以上干部及新提拔干部進行集中培訓,通過專題授課、案例剖析、現場教學等方式,強化黨員領導干部紀律規矩意識,以堅強黨性涵養優良作風。江蘇省常熟市紀委監委注重做好警示教育,深入開展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切實從“身邊案”中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樹牢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自覺做到為政以德、正心修身。
強化監督,壓實責任。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第一責任人責任、“一崗雙責”等構成完整的責任鏈條,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推進,每一種責任都要嚴格落實。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紀委監委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加強分析研判地區行業領域作風問題,推動各級黨組織切實負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主體責任,從糾治黨員干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入手,把糾“四風”和樹新風緊密結合起來;山東省樂陵市紀委監委對查處的風腐交織典型案件,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當事人責任,也倒查主體責任、監管責任,針對存在問題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案發單位完善制度機制,從制度層面堵塞風腐演變的漏洞,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紀委監委積極履行監督責任,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監督調查處置,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等“關鍵少數”的監督。
強化嚴管嚴治、層層傳導壓力,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抓作風必須在堅持中見常態、向制度建設要長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必須強化嚴管嚴治、層層傳導壓力,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健全經常性發現、解決作風問題機制。紀檢監察機關常態化分析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抓住普遍發生、反復出現的問題深化整改整治,對頂風違紀現象露頭就打、速查嚴處,鏟除“四風”問題土壤,堅決防止反彈回潮。湖北省宜城市紀委監委在審查調查工作中堅持將“四風”問題作為必問必核事項,徹查權錢交易、利益勾兌背后的不正之風,做到“抓大不放小”。對經常發生、反復出現的違紀違法問題,深入分析、總結規律,分類施策、標本兼治,通過查處一個問題推動解決一類問題,進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從源頭上遏制不正之風滋生蔓延。
從嚴監督執紀,強化黨組織日常監督。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抓典型抓通報,加大風腐同查同治力度,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效應。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紀委監委將深化風腐同查同治作為政治監督重點,全面梳理分析近年來查處的腐敗問題特點,緊盯“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級”等問題,集中力量整治全區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違規吃喝不正之風,深挖背后的請托辦事、利益輸送等腐敗問題。一方面,督促指導各區直單位、鎮街、國企梳理近年來巡察、審計指出的關于公務接待、差旅費報銷、飯堂經費開支等問題整改情況,深入查擺存在的違規吃喝問題;另一方面,緊盯重要節點、重點場所開展監督檢查,全面起底近兩年涉違規吃喝問題線索、案件,進行臺賬管理、集中優先分辦、加強跟蹤督辦。
深入開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紀檢監察機關保持毫不放松、齊抓共管的工作態勢,不斷健全長效機制。山東省魚臺縣紀委監委堅決查糾脫離實際定政策、層層加碼等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鞏固提升“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整治成果,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河南省西峽縣紀委監委通過推動“一把手”講黨課、述職述廉等方式,強化領導干部規矩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建立領導干部作風考核評價機制,將作風建設情況納入干部選拔任用、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引導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帶頭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自覺抵制“四風”。
執紀悟語
風腐交織是現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必須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重慶市萬州區紀委監委堅持系統思維,制定風腐同查同治工作任務清單,探索構建風腐同查同治全周期閉環管理機制,將作風建設與反腐敗斗爭統籌推進,形成“以案看風、以風挖案、系統施治”的立體化監督格局,著力推動正風反腐一體深化。
(重慶市萬州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 譚琴)
山東省濟寧市紀委監委緊盯“關鍵少數”,通過廉政談話等方式壓緊壓實作風建設責任,督促領導干部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示范帶動“絕大多數”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把監督與治理相結合,不斷提升精準發現問題的能力。健全完善“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跟蹤問效—建章立制”閉環機制,實現由點及面、系統施治,推動制度建設與剛性約束同向發力,讓新風正氣不斷充盈。
(山東省濟寧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 張志光)
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表面看危害程度不同,實際上同根同源、共存共生,要一體鏟除、不留隱患。如果只查“腐”不糾“風”,腐敗治理成果就無法鞏固;如果僅查“風”不反“腐”,作風問題就難以杜絕。治理風腐問題必須樹牢“一體查、系統治、全面防”理念,釋放全面從嚴、寸步不讓的信號,扎緊約束剛性、行權規范的籬笆,營造風清氣正、崇廉拒腐的良好氛圍。
(江蘇省金湖縣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 漆壽偉)
短評丨作風正事業興
薛鵬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作風問題從來都不是小事,它關乎人心向背、決定事業成敗。回顧黨的輝煌歷程,在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中,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鍥而不舍狠抓作風,依靠好作風凝聚人心與力量,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
八項規定改變中國、影響世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八項規定日益深入人心,為推動當代中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國家治理等方面發生巨大變化提供堅強有力的作風保障,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積聚強大正能量。
即將過去的“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發展歷程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在復雜的形勢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這離不開我們黨以過硬作風帶領人民真抓實干。實踐證明:作風正,事業興,優良的作風是干事創業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是個永恒的主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我國未來5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宣示了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決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以優良作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