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進博會規模再創新高
潮涌黃浦江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陳昊 瞿芃 自上海報道

11月5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進博會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展覽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展覽面積和企業總數均創歷史新高。圖為觀眾在第八屆進博會國家展中國館參觀。 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 攝
潮涌黃浦江,世界看東方。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5日開幕以來,持續吸引全球目光,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謀發展凝聚起廣泛共識。
舉辦進博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前七屆進博會已累計展示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約3000項,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累計吸引境外參展商2.3萬家次。“進博熱”的背后,是各方對深耕中國市場的熱切期盼,是對中國經濟韌性與潛力的堅定信心。
這是世界觀察中國式現代化與全球共同發展的重要窗口。本屆進博會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后中國舉辦的首場重大經濟外交活動。辦好本屆進博會,是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實際行動,是進一步擴大經貿“朋友圈”的重要舉措。
打造開放名片:從“頭回客”到“回頭客”,新朋老友齊赴約
11月7日下午,進博會各展館人頭攢動。在農食產品展區,一座精心打造的“熱帶雨林”景觀格外引人注目。這是連續八年參展的上好佳(中國)有限公司為本屆進博會特別設計的互動體驗區。在充滿熱帶風情的茅草屋等元素裝點下,以“森林尋寶”為主線的一系列小游戲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打卡體驗。
現場工作人員張笑介紹,上好佳此次帶來的不僅有“熱帶雨林”,還有最新推出的田園薯片多巴胺果味系列產品。“通過連續性低溫油炸工藝,我們不僅把產品以更薄、更脆的狀態呈現給廣大消費者。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工藝,可以徹底解決高溫油炸下丙烯酰胺的生成。”張笑告訴記者。
在上好佳(中國)總裁施學理看來,進博會是推動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開放舞臺,也是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重要平臺。“我們將努力把中國先進的技術和成果帶到其他市場去,幫助和帶動相關產業和經濟的發展。”施學理表示。
開放是增強國際經貿活力的重要動力,進博會的持續舉辦,再次印證了開放合作是人心所向的歷史潮流。本屆進博會共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規模再創新高,這其中既有多次參展的“回頭客”,也有首次亮相的“新面孔”。
在距離上好佳展臺不遠處,來自印度尼西亞的零食品牌GEMEZ,攜帶其招牌產品“小雞干脆面”首次亮相進博。現場工作人員許琴敏告訴記者,為了做好首展,他們特別為現場觀眾帶來了專屬折扣,以回饋消費者的支持和喜愛。
“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巨大影響力,進博會讓我們更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喜好與需求。”許琴敏說,希望借助進博會的平臺,持續引進和開發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產品,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深化與本土伙伴的合作。
開放則相通,相通則共進。“新時代,共享未來”,這句歷屆進博會沿用的主題,道出了參展各方的共同期待,也揭示了進博會的共贏之道——中國以開放之門成就世界,世界以互利合作選擇中國。
共享創新成果: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升級,勾勒未來生活圖景
從誕生之日起,進博會就因開放稟賦為世界矚目。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進博會之所以“越辦越好”,除了始終保持開放密碼,另一個關鍵原因在于,“首發、首秀、首展”不斷,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迭出。
本屆進博會上,美國陶氏公司不僅推出了覆蓋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駕駛等10項全球首發科技產品,更首次設立了新質生產力展區,集中展示公司以材料科技賦能人工智能、大數據、交通運輸等產業的最新成果。
“通過進博會,陶氏能夠更好地將全球經驗與技術專長對接充滿活力的中國市場。”陶氏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黃映雪表示,當前中國正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速數字化與智能化升級,公司很高興能夠參與這一進程,為客戶提供高性能、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經濟和社會進步成果。
既是全球新品首發地,更是前沿技術“首秀場”。在歐姆龍展臺,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針對工廠多品種混流生產振動問題的首發解決方案——基于獨有的自動抑振算法,可根據搬運曲線自動生成最優控制參數,適應不同工件重量,實現高速且平穩的物料搬運。
歐姆龍株式會社執行董事、歐姆龍(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徐堅認為,進博會不僅是全球共享中國開放紅利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動產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我們將持續深化本土創新與生態合作,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解決方案,助力產業升級、能源轉型和全民健康,與中國發展同頻共振。”徐堅說。
行走在展館之中,創新體現在方方面面:在展區設置上,涵蓋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汽車及智慧出行、技術裝備等六大展區和創新孵化專區;在展示內容上,既有行業龍頭企業持續參與,也有諸多細分領域領軍企業攜新品首次參展;在展會服務上,智慧導航系統實現展館內外無縫銜接,AI數字服務管家提供多語種實時咨詢服務,為展客商帶來更加精準高效的體驗。
據統計,本屆進博會共展示461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其中有近一半是全球首發。從工業裝備到消費電子,從醫療器械到日常用品,創新的火花在各個領域綻放,共同勾勒出未來生活的美好圖景。
促進共同發展:從展品到商品,溢出效應看得見摸得著
已到閉館時間,技術裝備展區的立邦展位上,吳雅琳和同事仍在復盤一天的工作。作為立邦中國集團品牌公關中心副總裁,吳雅琳自本屆進博會開幕以來,每天都處于忙碌之中。
“越忙越有成就感,一分鐘都不想浪費。”吳雅琳說,進博會是合作共贏的舞臺,立邦去年首次參展便吃到了紅利,現場完成十多場簽約,其中與上海浦東新區的6家企業達成了千萬金額的合作意向,“這種溢出效應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推動創新產品從展臺走向市場,同樣是進博會帶給參展企業的紅利。吳雅琳介紹,立邦在第七屆進博會上“全球首發”的一款光催化涂料,今年已在廣州工廠啟動產線建設,為明年規模化市場應用做好準備。
進博會是世界經濟通向中國經濟的入海口,也是中國聯結世界的重要橋梁。連續八年舉辦進博會,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生動實踐。對于參展企業而言,中國意味著市場和機遇,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
“中國市場不僅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更是引領未來創意生態與品質生活的核心力量。”索尼中國總裁吉田武司說,在過去的兩三年里,索尼在進博會上展示出的技術實力得到廣泛認可,期待繼續在進博會上與大家深化交流、共譜未來。
從事特種材料生產的德國肖特集團已連續八年參加進博會。從第三屆進博會開始,一款源于中國市場需求、由中德兩國專家合作研發的超薄柔性玻璃,逐漸成為肖特展臺的明星展品,并已運用到部分國產手機上。
“得益于進博會的溢出效應,肖特的產品正從消費市場走向前沿領域的高端應用。在中國,進博會已成為肖特在集團層面參加的最重要展會。”肖特中國區總經理陳巍介紹。
依托數字技術呈現的《金陵圖》徐徐展開,機器人、汽車部件等精密制造產品環繞兩側,“蘇超”南京隊球衣與“德甲”斯圖加特隊服并列展臺中心位置……國家館內,以“雙城匠心·共贏未來”為主題的南京與斯圖加特友好合作城市30周年聯展吸引了記者關注。
今年是南京與斯圖加特建立友好城市關系30周年。國家館首次設立中外友好城市展區,全面展示兩地合作的豐碩成果。
“南京與斯圖加特30年的合作實踐,充分證明了基于互利共贏的中德城市合作具有持久生命力。我們通過南京和斯圖加特城市企業聯合參展的方式,回顧了雙方30年來從產業協同到科技創新、從城市形象到人文交流的一系列成果。”展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借助此次進博會,相信兩地將持續加深合作,開啟未來新征程。”
聲音
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開放的營商環境、利好的政策、充沛的人才與資源,以及發達的供應鏈體系。這一獨特的優勢組合,使中國成為理想的商業目的地。作為蔡司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的重要性還在不斷加強。
(蔡司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費銘遠)
我們的材料可能是醫療器械展區中某臺機器的光學部件,可能是技術裝備展區中某款芯片的原材料之一,也可能是消費電子展區某臺設備中的人臉識別傳感器……這也印證了進博會是一場開放、多元、不斷進化的全球性盛會。
(肖特集團副總裁、肖特全球市場與傳播負責人 羅杰)
這次來進博會,其實是為西班牙的華僑親友打前站的。我會提醒他們盡早報名第九屆進博會,爭取明年成為優質的西班牙橄欖油和葡萄酒的參展方。
(浙江溫州專業觀眾 王覺)
我是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人,退休前在社區工作。進博會在我們家門口舉辦,我們不用出國就能看世界、逛全球,大家都很高興,也為擔任志愿者而自豪。
(城市文明志愿者 吳雪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