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張光

重慶市云陽縣紀委監委深刻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核心要求,加大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執法力度。圖為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在了解長江水質監測情況。龔玉輝 攝

湖北省黃石市紀委監委強化協同監督,統籌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圖為該市紀檢監察干部圍繞長江水源地保護等重點,會同職能部門開展聯合監督檢查。何戈 攝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紀檢監察機關如何聚焦“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加大對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持續推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我們采訪了三位紀檢監察系統相關負責同志。
本期嘉賓
任紅梅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黨組成員、機關紀委書記
張 堅 湖北省黃石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王 磊 重慶市云陽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對標對表黨中央要求,找準服務保障中心大局的著力點切入口
記者:如何對標對表黨中央要求,找準監督護航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切入口?
任紅梅:長江水利委員會(簡稱長江委)是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機構,代表水利部在長江流域和瀾滄江以西(含瀾滄江)區域內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職責,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承擔重要職責使命。長江委堅持把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找準著力點切入口,不斷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建設安瀾長江”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安全基石。我們緊盯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御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強化政治監督,采取制定監督方案、列席會商會議、抽查值班情況等方式,嚴明工作紀律,壓實守護長江安瀾的政治責任。針對發現的問題,推動責任單位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保障流域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南水北調工程事關國家戰略全局、長遠發展和人民福祉。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從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緊盯影響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問題,精準推動一批問題整改到位,護航“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針對水利工程建設、國有企業等領域存在的腐敗問題和廉政風險,推動水利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整治,組織開展水利基建工程領域廉潔風險排查,堵住管理漏洞,完善防控機制。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是重大項目,建成后對提升長江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支撐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們印發《關于做好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建設政治監督的通知》,壓實參建單位紀檢機構監督責任,對工程質量安全、工期進度、合同履約等重點內容開展嵌入式監督,筑牢廉潔基礎。同時,協助長江委黨組制定《數字化項目全周期紀律監督辦法》,確保實現數字化項目實用、管用、好用的預期目標。
張堅:湖北承擔著“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重要使命。黃石位于長江中游南岸,依江而立,因港而興。黃石市委、市政府聚焦“兩個維護”根本任務,印發《黃石市在更高起點上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黃石市進一步抓實抓好長江大保護工作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統籌推進長江經濟帶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我們堅決扛牢政治監督責任,明確職能職責,督促全市各級黨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凝聚“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思想共識,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堅持統籌謀劃,圍繞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武漢都市圈建設等重點任務,聚焦責任落實、項目推進、紀律作風等,細化重點任務監督責任清單,形成“開列清單—全程監督—糾偏整改—追責問責—審核銷號”監督閉環。堅持問題導向,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緊盯巡視反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等,一年一重點、一域一主題,先后部署開展生態環境重點領域十大專項整治、長江中下游現代化國際港建設、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等監督工作。堅持查改治貫通,狠抓監督辦案,及時收集分析問題線索,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問題,督促舉一反三、建章立制。
王磊:云陽位于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節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既要從根本上保護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又要積極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我們始終緊盯“人居環境卓越城市”建設目標,將“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徹到底。構建政治監督工作機制,緊盯《云陽縣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2025年工作要點》,對水污染防治、重大項目監管、長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等26項重點工作實行清單化監督。堅持“解剖麻雀”精準畫像,找準偏差點,構建“定點+定期”政治生態研判機制,從政治建設、作風建設、履職擔當等方面對“關鍵少數”進行立體式政治畫像,嚴肅追責問責在長江沿岸生態保護修復工作中履職不力的干部。堅持數智賦能基層治理,找準癥結點,搭建“云聲回響”治理平臺,建立“縣委統題、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督題、社會評題”工作機制,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持“小切口”整治,找準發力點,緊密結合當前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先后開展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等多個“小切口”整治,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見行見效。
強化協同聯動,牢固樹立監督“一盤棋”思想
記者: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點多、線長、面廣,如何健全協同聯動機制,凝聚監督合力?
任紅梅:護航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不可筑墻自閉、單打獨斗,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匯集各方力量,凝聚監督合力,強化流域治理管理。我們著力健全長江經濟帶水利紀檢監察溝通協調機制。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水利部紀檢監察組牽頭建立了長江經濟帶水利紀檢監察溝通協調機制,這一機制具有覆蓋單位多、行業性流域性強、參與度高、影響面廣的特點,在各成員單位的密切配合和不懈努力下,逐步形成了齊抓共管、協同合作、貫通高效的新局面。我們強化系統觀念、深化聯動監督、密切協作配合,統籌整合力量開展政治監督,解決了一系列流域涉水難點堵點問題,提升了流域治理能力和水平。比如,我們緊盯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涉及長江流域的水利問題,“一省一單”分發至成員單位,建立臺賬、跟蹤監督、密切協同,推動問題整改到位;著力健全南水北調中線湖北水源區保護協同監督機制。我們與湖北省紀委監委、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紀檢監察組聯合印發《南水北調中線湖北水源區保護協同監督工作辦法》,統籌涉及南水北調中線湖北水源區保護的16個單位的監督力量,明確協同監督成員單位的監督職責和協同監督任務,建立南水北調中線湖北水源區“室組地”協同監督工作機制,壓緊壓實相關地方部門扛牢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保護政治責任。
張堅:監督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必須把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紀委監委的監督責任貫通起來,健全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內外貫通的跨地區跨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我們加強工作聯商,圍繞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年度重點任務,同步組建監督專班,編制監督方案,紀委監委和職能部門定期召開協同監督工作聯席會議,交流經驗做法,分析存在問題,會商推進重點工作;加強監督聯動,與職能部門定期開展聯合監督檢查,實行人員交叉配備、混合編成,增強監督精準性、穿透力;加強成果聯用,建立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和處置情況雙向反饋機制,針對影響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區域性問題,用好紀檢監察建議,推動相關條線同步開展專項整治,實現協同治理。
王磊: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要構建“內外協同”的監督體系,形成內部協作、外部協同、全域動員的監督格局。我們著力凝聚“室組地”內部監督合力,構建“案管室牽頭+10個紀檢監察室督辦+N個紀檢監察組織靠前”監督模式,同步深化“紀巡”聯動,將長江經濟帶任務落實情況納入縣委巡察重點;著力強化外部協同監督,加強與審計、統計、財會等部門溝通協作,建立問題線索移送機制,聯動人大、政協等對長江(云陽段)生態保護開展監督,形成監督合力;著力發揮基層監督作用,強化群眾監督,配齊配強村居監督員。發揮特約監察員嵌入優勢,完善信息互通機制。推進提級監督,對長江沿線鄉鎮的消落區治理、清漂工作開展提級督查。同時,深化運用“碼上舉報”“廉情驛站”等載體,暢通問題線索反映渠道。
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在區域協同聯動上下更大功夫
記者:長江經濟帶很多工作都涉及跨區域、跨層級等情況,如何在協同聯動監督保障各項工作同頻共振上持續發力?
任紅梅: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湖北、云南等11省市行政區全域,橫跨我國東中西部。長江委位于長江中游的湖北省,因地域原因,在運用長江經濟帶水利紀檢監察溝通協調機制時,與位于長江中游的成員單位溝通較密,與位于長江上游、下游的成員單位協調較少,長江經濟帶協同監督發展還不夠平衡,協調機制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長江委機關紀委承擔協調機制辦公室職責,將更加主動擔當作為,加強與各成員單位溝通聯系、協作配合,積極推動協調機制有效運轉,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涉水任務落地見效。
張堅:我們將持續強化科技賦能,依托監督信息貫通平臺,推動職能部門做細做實日常監督,通過大數據平臺整合環保、交通、水利等多部門數據,實現信息共享交換、數據比對、風險預警,讓監督“插上科技翅膀”;強化系統施治,用好監督成果,將其納入政治生態分析研判、領導干部述責述廉、紀委監委班子成員與下級黨組織“一把手”談話重點內容,推動監督從“查問題”向“促治理”深化;注重激勵擔當作為,精準規范用好問責利器,旗幟鮮明鼓勵黨員干部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迎難而上、善作善成。
王磊:我們將以萬州、開州、云陽同城化發展為起點,積極探索“跨區域協同聯動監督”機制,推動上下沿江區縣協同監督、共享數據、互移線索。長江經濟帶建設涉及大量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項目,催生了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既容易滋生新的腐敗溫床,也容易讓腐敗形式趨于隱蔽復雜,監督護航也面臨新的考驗。我們將深化“清單統領”,細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零碳園區建設”等新領域監督事項,定期開展金融科技、數據產權、碳交易等新領域新概念方面的專題培訓。持續深化數字監督,以“云聲回響”治理平臺為基礎,探索構建“新概念”項目分析預警模塊,全面提升主動發現問題線索能力,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編輯手記丨增強監督協同性有效性
萬里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召開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謀篇布局、把脈定向。
監督護航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是長江流域紀檢監察機關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覆蓋11省市,很多工作涉及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等情況。從長江委機關紀委、黃石市紀委監委、云陽縣紀委監委的監督實踐來看,健全完善跨地區跨部門的協同監督機制,增強監督協同性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其不僅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紀檢監察機關需要持續加強的一項重點工作。
長江經濟帶發展事關國家發展戰略大局,這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樹牢監督“一盤棋”意識,強化系統觀念,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持續健全完善跨區域跨部門協同監督機制,自覺在大局下、全局中找準協同監督定位,把政治監督融入黨中央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各項決策部署貫徹執行的全過程各方面,以高質量協同監督壓實全鏈條責任,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落地。(李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