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越是發展任務重,越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本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與您一起學習領悟。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注重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以“雙碳”工作為引領,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2023年8月,習近平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重要指示
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把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前提和基礎,自覺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2023年7月17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
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生態保護、環境建設、生產制造、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能夠明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老百姓體會也最深刻。要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多為老百姓建設休閑、健身、娛樂的公共場所。
——2022年8月,習近平在遼寧考察時的講話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要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以“雙碳”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
——2024年2月19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的講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轉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綠色轉型必須以人民為中心,協同推進民生福祉改善和氣候治理,統籌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等多重目標。
——2025年4月23日,習近平在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上的致辭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優質產能,為世界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中方愿發揮自身優勢,同金磚國家拓展綠色產業、清潔能源以及綠色礦產合作,推動全產業鏈“綠色化”發展,充實合作“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2024年10月23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時的講話
中國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重要貢獻者。自5年前我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中國構建了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
——2025年4月23日,習近平在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上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