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向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指出:“人工智能應該是造福全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工作部署,積極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本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與您一同學習領會。
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治理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智能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2024年6月20日,習近平向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近年來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工作部署,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整體性、系統性躍升。
——2025年4月25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格局。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治理,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2025年9月5日,習近平向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
要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要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2021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要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2024年6月24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
要加強人工智能國際治理和合作,確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類,避免其成為“富國和富人的游戲”。
——2024年11月18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第二階段會議關于“全球治理機構改革”議題的講話
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要廣泛開展人工智能國際合作,幫助全球南方國家加強技術能力建設,為彌合全球智能鴻溝作出中國貢獻。推動各方加強發展戰略、治理規則、技術標準的對接協調,早日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標準規范。
——2025年4月25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人工智能應該是造福全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中國愿同世界各國廣泛開展人工智能領域國際合作,加強發展戰略、治理規則、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對接協調,促進智能產業健康蓬勃發展,讓智能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2025年9月5日,習近平向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