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夏糧旺季收購進入收尾階段,全國各類糧食經營主體累計收購小麥超1億噸,收購進展整體順利。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維護好糧食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糧食安全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為我國糧食安全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邀您一起學習領會。
糧食安全必須靠我們自己保證,中國人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2017年12月28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樹立大食物觀。要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
——2022年3月6日,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的講話
我國有14億多人口,糧食安全必須靠我們自己保證,中國人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2024年3月,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的講話
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
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要舍得下氣力、增投入,注重創新機制、激發活力,著重解決好科研和生產“兩張皮”問題,真正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3年12月23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術的干勁,明確方向和目標,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早日實現重要農產品的種源自主可控。有關部門要在嚴格監管、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快推進生物育種研發應用。
——2020年12月28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2021年7月9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上的講話
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必須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要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模式,優化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著力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2016年5月,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這些年,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舉措,就是要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讓種糧農民有錢掙、得實惠,日子越過越好。希望種糧大戶發揮規模經營優勢,積極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一起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2022年6月27日,習近平給種糧大戶的回信
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必須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提高政策精準性、實效性,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2024年6月11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